俞募穴速刺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IL-6和TNF-α表达的影响

来源 :河南中医药大学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jxz333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运用俞募穴速刺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脑损伤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对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达的影响及神经行为学能力的改变;探讨俞募穴速刺对宫内感染/炎症造成早产儿脑损伤的作用机制,为俞募穴速刺干预治疗脑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①动物模型制作:将20只孕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脂多糖(LPS)组(n=14只)和对照组(n=6只),分别在孕第16、17天连续2天行腹腔注射,LPS组注射LPS350μg/kg·d,对照组注射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孕期≦21天分娩的仔鼠为早产鼠。  ②动物实验分组:将LPS组40只早产仔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A1)、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A2)、长期俞募穴速刺组(A3)、模型对照组(B),每组各10只。4组大鼠均于同等条件下喂养。  ③干预方法:模型对照组(B)仔鼠于造模成功后常规饲养,不给予任何干预;俞募穴速刺组(A)仔鼠,参照《实验针灸学实验指导》行针灸速刺,穴取:心俞、脾俞、肾俞、关元、中脘和中极等,A1从出生后第1天开始速刺,1次/d,连续速刺7天;A2从出生后第15天开始速刺,1次/d,连续速刺7天;A3从出生后第1天开始速刺,1次/d,连续速刺21天;4组大鼠均于同等条件下喂养至21日龄。  ④观测指标:观察LPS组和对照组母鼠的孕产情况,取子宫及胎盘组织HE染色观察宫内感染/炎症情况;观察LPS组和对照组仔鼠出生时体重、颜色、反应能力、活动等情况,并于仔鼠0日龄取脑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观察LPS组大鼠21日龄神经行为学能力,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脑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  结果:  ①一般情况:LPS组孕鼠造模后容易发生流产和早产,且有难产死亡现象。与对照组孕鼠相比,LPS组孕鼠产仔鼠数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LPS组体重低(P<0.05)、活动少、皮肤颜色紫绀、应激反应弱。  ②HE染色病理形态学改变:LPS组孕鼠子宫及胎盘组织病理检测可见血管充血以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对照组子宫及胎盘组织未检测出炎性反应;LPS组早产仔鼠HE染色可见脑白质、内囊和胼胝体结构稀疏,神经纤维排列不齐,神经元数目较少,并可见侧脑室及脑白质内出血以及胶质细胞聚集。  ③神经行为学能力:与模型对照组(B)相比,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长期俞募穴速刺组在改善早产脑损伤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能力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长期俞募穴速刺组在提高早产脑损伤大鼠神经行为学能力方面三组间两两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④免疫组化方法检测IL-6和TNF-α表达的结果:与模型对照组(B)相比,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长期俞募穴速刺组均能明显下调仔鼠脑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相比,长期俞募穴速刺组下调IL-6和TNF-α表达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在下调IL-6和TNF-α表达的作用方面较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①俞募穴速刺可提高早产脑损伤仔鼠神经行为学能力,但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长期俞募穴速刺组在提高早产脑损伤仔鼠神经行为学能力方面无明显差异。  ②俞募穴速刺可下调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脑损伤大鼠脑组织中IL-6和TNF-α的表达,且长期俞募穴速刺组下调作用优于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和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早短期俞募穴速刺组下调作用优于晚短期俞募穴速刺组。
其他文献
背景: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与活动不协调,感觉、知觉、思维、情感、认知等各方面都出现障碍的严重精神病,多发病于青壮年,目前为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虽存在多种假说,但尚不十分
目的:观察萆菟汤加味对雄性成年大鼠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的治疗效果,探讨萆菟汤加味用于治疗成年男性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作用机制,同时更深入的认识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