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除了满足自身的物质需求外,人们对精神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公园绿地不仅为生态环境提供服务,还为人们日常休闲游憩提供了好去处,是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场所。因此,公园绿地能否满足居民需求,能否如其他公共服务设施一样,保证居民使用的公平性,逐渐被各方所关注,这时迫切的需要我们对公园绿地的公平问题进行研究。福州市作为福建省省会城市,自身的自然条件较好、基础资源相对丰富、对城市绿地的建设较为重视,使得其公园绿地基本能满足居民的使用需求,但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对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进行系统的、科学的研究还较少。本研究将社会公平作为研究基础与根本目标,分别从权利公平与机会公平两方面内容对福州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进行分析与优化,一方面从新的角度定量的分析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情况,另一方面为福州市乃至其他城市的绿地空间布局方式提供借鉴。本研究结合《福州市2011-2020年总体规划》以及《福州市2015-2020年绿地系统规划》等相关文件,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调查、比较分析以及GIS空间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公园绿地对居住区居民的服务覆盖度研究其空间布局的权利公平,再通过公园绿地对居住区居民的服务重叠率研究其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各区域间、各街道间整体的分析,针对现状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为今后福州市公园绿地以及其他城市公园绿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方向提供建设性意见。根据上述的研究过程论述,本次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文献查阅、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对现有资料、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现状研究的可借鉴之处与不足之处,总结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GIS空间分析方法中的可达性分析与叠加分析法作为本文主要的分析工具,通过可达性的网络分析法得到服务覆盖度,通过服务覆盖度体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权利公平;其次用可达性的缓冲区分析法得到服务重叠率,通过其体现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机会公平。(2)基于前文的研究,对福州市的相关数据与公园绿地的概况等基础数据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如:福州市研究区内75个公园绿地基本情况、福州市各级交通道路网络图、研究区域五个行政区中41个街道分区图以及街道人口数据、福州市居住区用地分布图;同时建立GIS数据库,为分析提供前期保障。(3)根据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步骤,对福州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的权利公平与机会公平情况进行总体分析,通过各区域、各街道间比较,分析各区域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最终根据分析结果将五个行政区按照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公平性好坏分为“示范性区域”、“一般性区域”和“待改进区域”,针对各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上的优化建议,从而能更加全面、科学合理为福州市公园绿地建设提供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