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磺酸盐基液复配体系对超稠油的降粘研究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a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原油在世界范围内的储量逐渐减少,而稠油的储量远远大于常规原油,所以稠油的开发显得越来越有意义。稠油具有高凝点、高粘度、流动性差的特点。磺酸盐作为降粘剂在各大油田都有比较广泛的应用,原料易得,且成本较低。作为驱油用化学品也非常常见,在油田化学品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稠油高粘的机理是稠油中的重组分胶质和沥青形成了较强的氢键作用,而且沥青质形成了比较整齐的片状分子层,使得稠油的粘度急剧升高,要想降低稠油的粘度就要打破这种整齐的堆砌结构。磺酸盐作为降粘剂具有抗温、抗盐的优良特性。筛选合适的降粘剂和磺酸盐基液进行复配是对磺酸盐下游产品的回收利用,具有变废为宝的实用价值,为磺酸盐基液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的途径。针对单56稠油筛选了合适的降粘剂,对降粘剂进行了性能改良和复配研究。通过实验研究,主要的结论如下:(1)单56稠油的粘温曲线测定。当温度从50℃升高到70℃时,原油的粘度急剧下降;当温度从70℃升高到90℃时,原油的粘度变化不大,趋于稳定。(2)多磺酸盐体系对稠油降粘的条件探究。当油/水(10%石油磺酸盐低浓度溶液,质量分数)质量比为7:3时乳液的粘度(50℃)最低。其中:原油乳化水浴时间为1小时、搅拌速率为200r/min搅拌时间为2min。(3)多磺酸盐复配体系降粘性能评价。①对阶段1原油(最初)有效的降粘剂为氢氧化钠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其中:NaOH用量为0.5%(降粘剂溶液的质量分数),降粘率可达99%;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用量为1%-1.5%,降粘率可达93%。两种降粘剂的用量均比较低,形成O/W型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不影响其破乳。②对阶段3原油(后来)有效的降粘剂有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O(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S的最低用量为0.05%,AEO的最低用量为0.5%。其中:0.04%AES和10%磺酸盐的复配体系对原油的降粘率为99%,复配体系的界面张力达到10-2mN/m,比较好的证明了磺酸盐和AES产生了复配效应。(4)多磺酸盐体系稠油降粘微观机理研究。表活剂作用后的乳液为O/W型乳液,GC-MS油指纹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的油样并没有发生组分变化,只是改变了原油的聚集状态。通过对沥青质降粘前后的红外谱图分析,降粘后的沥青质在3000~4000上的吸收峰的强度减小,证明降粘剂分子与沥青质的片状分子层形成了更强的氢键作用。通过对沥青质降粘前后粒径的分析降粘剂作用后的粒径减小,从而可以看出沥青质分子的片状分子层的规整结构有一定程度的拆散,从而稠油的粘度也有所降低。(5)磺酸盐复配体系对稠油驱替效率研究。磺酸盐溶液驱(10%)提高采收率1.09%,磺酸盐(10%)和AES(0.04%)混合驱提高采收率为5.23%,磺酸盐(10%)和AEO(0.5%)的混合驱提高采收率为2.8%。
其他文献
顺南区块超深、超高温、高压、含酸性气体等极端井下条件给固井工具带来严峻挑战,开展适应顺南区块需求的固井工具的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顺南区块固井技术难点及
近年来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应用较多,对减轻症状、降低病死率作用显著,但有关IVIG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时机少见报道.为了观察早期应用IVIG对毛细支气管炎病
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保真性的点模型去噪算法。该算法通过移动最小二乘曲面,计算每个采样点的保真性;由法向张量投票方法,测量采样点的特征性;利用改进的双边滤波算子获得各个
以“创客广东匠心南粤”为主题的2019年“创客广东”智能家居和电器创新创业大赛专题赛日前举办成功。“残疾人机械外骼”获得创客组金奖,“清洁高效磁阻耦合喷淋洗涤泵的研
<正> 1983年夏,美国时代图书公司出版了罗伯特·赖克(Robert B Reich)的新著:“美国的下一个疆域”(The Next American Frontier),副标题是:“一个引人争议的经济复兴计划”
化妆品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相关皮肤问题,但通过正确的判断和仔细的挑选,可以预防不当使用化妆品带来的相关皮肤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怎样通过正确挑选、使用化妆品,预防
<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也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以外周血小板数目持续减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有些病情急,需及时正确处理,若围产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