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线接入自动配置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t5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云网络已经作为炙手可热的的理念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及企业等各类场景,相对于传统网络,云网络技术提高了硬件资源利用率,降低了部署和维护成本。私有云网络专线接入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条连接本地数据中心与云上资源的网络通道,由于其高可靠、低延时、弹性可伸缩的特性,被企业用户广泛应用。但是如何实现专线接入系统的配置部署流程化、运维管理自动化、网络拓扑规范化,解决运维人员在专线接入部署过程和后期维护中的种种困难,实现一套专线接入自动配置与管理的软件系统是需要克服的首要问题。论文选题来源于“私有云专线接入系统”项目。受企业委托,对上述问题进行汇总后,基于现有的专线接入业务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完成了针对私有云专线接入系统自动配置与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解决了原有系统中运维人员在配置专线接入网络通道及进行后期维护时所存在的问题,形成了配置自动化、流程规范化、高效快捷的业务处理流程。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首先进行项目背景分析以及需求分析。分析“私有云专线接入系统”项目的系统逻辑及系统VXLAN网络架构,针对专线接入系统中的业务逻辑及代码框架进行详细分析,然后进行专线接入过程中的系统总体需求分析以及业务模块划分,并对各模块进行详细需求分析,最终获得完整的系统业务功能需求以及非功能性指标。然后进行系统设计,设计专线接入自动配置与管理系统的软件架构。首先宏观分析该系统的总体架构、物理结构、功能结构等,然后针对四大功能模块进行详细设计,最后进行了数据库设计以及接口设计。其中,针对部分细节进行详细设计,重点分析了系统自动配置模块的设计方案及网络拓扑、运维管理模块的服务发现机制以及安全机制、故障处理模块的负载均衡方案等内容。最后进行系统实现及测试评估。对系统进行整体架构的完善和各模块内功能点的具体实现,以及数据库的构建和接口实现等内容。然后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以及系统测试,并评估是否满足预期需求。在系统交付后,通过系统测试以及用户反馈证明,该系统解决了运维人员在专线接入系统配置部署及运维管理过程中的痛点,极大地简化了运维人员的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其他文献
露天矿山台阶爆破后矿岩的平均块度是衡量爆破质量的重要指标。早期研究主要依靠经验公式总结、岩体力学模型计算等方法,这些方法存在准确率不够、主观性强等缺点。近期,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块度预测,但基本通过专家经验选用固定的特征来进行预测且预测稳定性不足,泛化能力差。针对以上缺点,提出一种基于特征工程的极端梯度提升树(XGBoost)爆破块度预测模型。以太原袁家村铁矿为研究区,采集近半年的爆破数据作为原始数
<正>这是一个展示青少年写作才华的平台:写作内容可涉及青少年成长、生活经历、情感困惑、科学幻想、读书感悟等。要求文笔优美,言之有物,思想健康。文章可以是中高考应试作文如是应试作文,应附当年的考题介绍、作文得分以及考取了哪所高中、大学,写明所属班级,并附上简要作者介绍(含考前属于哪所学校)以及身份证复印件。一、征文时间2022年12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二、征文要求1.所写文章必须原创。2.
期刊
危险化学品的发运系统是石化企业提高效率和实现销售利润最重要的一环,涉及到环保、安全生产和降低劳动强度等内容。本文以某装卸站为例,结合了物流操作和工艺安全对装车控制的要求,以及近年来物流数字化和智慧物流新理念,确定了该装卸站的装车控制及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以批量控制器和DCS为核心,由现场检测仪表、装车管理系统构成,确保了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实现了自动装车和智慧物流功能。最后,展望了该系统的远景及发
<正>笔者在阅卷过程中,发现不少考生在解读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的故事后,立意时提出的观点却不准确,如从齐桓公身上提炼出"忠言逆耳",从管仲身上提炼出"学会选择"。明明是同一个人物的言行表现,为什么学生提炼出来的关键词却不一样?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与学生词汇量有关,但恐怕也与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概括能力有关。无独有偶,本人在批改一次关于"袁隆平爱学习"的作文练笔时,也发现不少学生审读材料后概括中心命意不
期刊
近年来,国内外对高良姜药理方面研究较多,但在高良姜源流考释方面研究相对较少,且对高良姜的名称说法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文章通过文献研究法、分析研究法、对比法,参考《名医别录》《新修本草》等相关古籍文献资料及文献查阅,系统地梳理高良姜的源流演变。从名称、功效主治、性味归经、用药禁忌、用法用量及现代药理等方面进行源流考证,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民事执行对保护债权人利益,维护交易秩序,保障法治的实施,改善社会风气都有很大价值。但是现如今,在实践中民事“执行难”还没有根本扭转。本文探讨了民事“执行难”的涵义、特征、本质、历史演进、现状、成因及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