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酶动力学调控技术在金纳米传感器的制备和应用

来源 :湖北科技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电沉积法,利用不同环境条件制备簇状金纳米结构,跨尺度增大金纳米材料有效反应表面积,精确调控纳米材料传感界面的生物分子识别效率,灵敏检测microRNA21的高表达,为实现精准快速检测microRNA21在胃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提供方法,为实现精准快速检测生物分子、外泌体、血清等临床目标提供参考。方法在丝网印刷电极上沉积4层聚丙烯酸(PAA)和聚乙烯亚胺(PEI),通过(i)对电极施加-0.8V至-0.1V的电压;(ii)滴加0.1mg/ml至1mg/ml的氯金酸(HAuCl4);(iii)将HAuCl4的沉积时间调整为60s-1800s,以印刷碳电极为载体,在电极表面调控出不同形态的金纳米结构,选择其中最检测反应最灵敏的金纳米结构,在印刷碳电极上构建高性能的跨尺度生物传感界面SPCE-AuNSs。将实验分为E1和E0组,分别用SPCE-AuNSs和传统平滑金电极界面组装0.5μM末端标记亚甲基蓝(MB)的巯基DNA21,37℃反应2h,滴加脱氧核糖核酸酶Ⅰ(DNaseI酶)反应液,37℃反应0.5h,用方波伏安法(SWV)计算DNase I酶切割单链DNA21-MB的效率。用SPCE-AuNSs组装0.5μM末端标记亚甲基蓝(MB)的巯基DNA21,在含有0.2 U/mL双链特异性核酸酶(DSN酶)和MicroRNA21的杂交液中捕获目标MicroRNA21,50℃反应1h,计算DSN酶切割双链DNA21/MicroRNA21的效率。结果1.在SPCE上沉积PAA/PEI:未沉积PAA/PEI的SPCE构建出的SPCE-AuNSs界面结构极易被纯水冲落,在SPCE上覆盖6层PAA/PEI后,构建的金纳米结构稳定性大幅度增强,不易被纯水冲落。2.构建金纳米结构的电压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变化为刺状球形→分层花形→聚枝状结构。最佳反应电压为-0.3V。3.构建金纳米结构的HAuCl4浓度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从分层花形向纳米微球形态过渡。最佳HAuCl4沉积浓度为0.3mg/ml。4.构建金纳米结构的反应时间调控:沉积在SPCE表面的金纳米结构直径从最初的约1.0μm变为约10μm。同时,这些金纳米结构在整个沉积过程中保留了完整的纳米结构臂和分支。最佳反应时间为1200s。5.增强界面酶动力学:SPCE传感器的DNA21/DNaseI酶反应效率为90%,而传统金电极传感器的DNA21/DNaseI酶反应效率仅为50%(P<0.05)。6.SPCE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经反应和计算,SPCE传感器的检测限低至10aM水平。0.5μM DNA21-MB与100fM MicroRNA21/DSN(0.2 U mL-1)的反应信号比与单个、两个和多个碱基错配的MicroRNA/DSN(0.2 U mL-1)的反应信号高20%(P<0.05)。结论1.采用电沉积方法在SPCE表面制备出了簇状金纳米结构,大幅增加SPCE沉积金的表面积,加强了Au和DNA巯基的反应强度,通过计算DNA捕获探针的组装密度精确调控了电化学传感界面生物分子识别效率。2.SPCE-AuNSs纳米传感界面提供了相对较高的探针密度和绝对分子数,展现出良好的空间效应,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分子间碰撞可能性,增强了界面酶动力学。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肝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约有近百万例新增肝癌病例和新增肝癌相关死亡病例。肝癌主要包括两种病理类型: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
目的:化疗导致的口腔黏膜炎(oral mucositis,OM)是一种由于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而引起口腔黏膜或周围软组织急慢性炎症反应的疾病,通常表现为口腔干燥、疼痛、溃疡等症状,影响
结肠癌是世界上排名第三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均有60万人死于结肠癌,尽管结肠癌对人类的健康威胁巨大,但是有关结肠癌形成分子机制仍未能阐述明确,结肠癌的死亡率并没有显著
本文以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作为模型,分别研究太子参茎叶多糖对相应病理状态的治疗效果与病理过程的干预作用。研究太子参茎叶多糖抗炎和保护肠粘膜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产科急症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急症产科子宫切除的相关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等,进而对临床作出指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行
目的:了解外源性RBM3对急性脑损伤大鼠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及其保护作用与亚低温对急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是否有相似效应方法:40只清洁级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NC组),脑损伤组(CI组),脑损伤+RBM3组(CR组),脑损伤+亚低温组(CM组)。其中(CI组,CR组,CM组)均为缺氧方法构建的急性脑损伤模型,其中CM组通过亚低温处理,使大鼠
乌头碱是中药川乌、草乌、附子等植物中的主要有毒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乌头碱具有抗肿瘤、镇痛、强心等广泛生理活性,但是其严重的神经和心脏毒性制约了其临床应用,如
细胞焦亡作为近年来探明的一种细胞炎性程序性死亡在诸多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十年来,研究学者对细胞焦亡的发生机理做了大量的探索,发现并证实了其关键机制,但目前对
目的:分析遗传性肾小管疾病相关佝偻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疾病的认知,为疾病诊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临
膛内弹丸运动姿态是内弹道测试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弹药设计、强度校核、卡膛故障分析、身管寿命评估等都是重要的试验测试依据。但是,由于弹丸的高速运动伴随着高温、高压、高速、高频振动以及强声和强光等物理和化学瞬态现象,测试环境非常恶劣。针对测试弹丸在膛内运动状态参数困难的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理论模型对回波信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以期能找到一套通过微波干涉仪获取膛内高速运动目标运动状态信息的测试方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