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热潮中,人们利用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来合理利用各类资源,使这些资源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发挥出大大超越传统利用模式的效用。节约型园林的建设是基于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要求而来的,主要内容包括节地、节土、节水、节能、节材、节力等方面。本文是以防止“水危机”及建设“节水型社会”的目标要求为契机,以节约使用园林景观中水景用水为前提,同时又以保证有良好的水景景观效果为主导的思路来研究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的相关内容。本文借鉴园林学、生态学、水文学、气候学、地文学和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对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基础,对重庆市山地公园水景设计现状进行了调查,力求为重庆市城区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基础。全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回顾历史,总结国内外水景设计的脉络。分析现状,寻求可行先进的关键技术支持和理论支持,为节约型水景设计研究提供扎实的基础材料。2、介绍本文的研究范畴,选题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3、通过对山地环境中水的循环方式及时空分布特性分析得出水资源在山地中的存在类型和特点,结合对山地水环境影响较大的自然因子及构成水景的主要工程因子的分析探讨,从中找出节约型水景的可持续发展与景观化两部分内容的构成体系。4、按照节约型水景的可持续发展与景观化两部分内容的构成体系,分别从水资源潜力、地形条件及水体、基址、护岸、植物6个方面对重庆市主城区的4类公园绿地内水景的做法进行调查研究,得出现有水景的优势与不足。5、根据前述相关理论研究和节约型水景设计的内容框架,结合重庆主城区山地公园的实地调查,对未来山地公园水景设计提出了一个模式和五种途径,即:节约型水景设计的模式;水景水资源的综合潜力评估途径;自然水景的保护与利用途径;生态水景营造的途径;节水技术应用的途径;水景意境模拟的途径。希望通过一个模式和五种途径来有效的营造具有优雅的景观性、优良的生态性,优质的社会性和优秀的经济性的节约型水景。6、通过上述研究,对山地公园节约型水景设计提出总体认识和后续工作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