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年期是从青年向老年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是个体生理逐渐走向衰弱的时期,力不从心是中年人的普遍感受。然而,这一时期又是人一生中家庭和社会责任最多、最重的时期,所谓的“上有老,下有小”、“家庭和事业的顶梁柱”。因此,种种压力落在中年人的肩上,导致中年期成为各种心身疾病的多发时期。高校中年教师和所有的中年人一样承担着繁重的社会责任。但这一群体因其工作的特殊性,尤其需要得到关注。很多研究表明,教师是压力很高的行业,高校教师也不例外,与中小学教师相比,他们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尤其是中年教师,他们是教学、科研以及管理的中坚力量,承担了比其它年龄段的教师更多,更繁重,责任也更大的工作。故他们对高等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进而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也更大。本研究结合访谈,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编职业压力问卷及应对方式问卷对内蒙古地区11所高校834名年龄在36-55岁之间的中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1.内蒙古高校中年教师心理症状的阳性检出率为45.9%。SCL-90均分在2分以上者占总人数的17.6%,各因子中强迫、躯体化和抑郁症状的均分最高,但都没有超过2分。除了人际敏感因子,内蒙古高校中年教师SCL-90各因子及总分都显著高于国内普通人群。与文中提到的其它知识分子群体相比,内蒙古高校中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2.内蒙古高校中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在SCL-90某些因子上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年龄、学位和学科差异。中年女教师的抑郁和恐怖症状显著高于中年男教师。36-40岁的高校教师敌对和精神病性症状显著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