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下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对乡村振兴的影响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L县两个村庄的调查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jaminz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和建设者。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主体力量的农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仅直接关涉个人、家庭及其子女的成长发展,而且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以山东省L县N村、S村两个村庄的农村女性为调查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实地观察等资料收集方法,了解N村、S村两个村庄农村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参与乡村振兴情况。使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女性掌握的知识有限、学习新技能困难,制约产业振兴;知识匮乏、思想观念落后,制约文化振兴;知识不足、缺乏政治参与意识,制约组织振兴;知识欠缺、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制约生态振兴;继续教育主动性差,制约人才振兴。生态系统理论下分析发现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低的逻辑归因既有宏观层面历史文化、经济、教育环境的制约;也有中观层面家庭经济条件差、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落后掣肘;还有微观层面农村女性自身主体自觉意识缺乏、主动学习的内生动力不足以及学习新技能的愿望欠缺等主观因素的限制。进而在生态系统理论下提出宏观层面,完善农村女性受教育的社会环境;中观层面,营造农村女性提升教育程度的家庭氛围;微观层面,激发农村女性学习意愿和主动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的主体自觉意识等提升农村女性教育程度,促进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为探究不同复配比例的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抑制玉米淀粉老化的效果,通过快速黏度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质构分析、动态流变分析、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分析等方法比较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对玉米淀粉糊化特性、老化特性、流变特性、质构及结晶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油酸和麦芽糖醇混合物后,玉米淀粉的糊化温度升高,回生值和老化速率显著降低,且当油酸和麦芽糖醇质量比为0.5∶1.5时,糊化温
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害未成年人严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有必要通过刑法严厉打击此类行为。《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本罪,充分体现了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立法精神。为充分实现立法目的,犯罪主体应包括但不限于条文中五类人员,对“发生性关系”亦应作出扩大解释,但必须坚守解释的等价性原则;虽然增设本罪具有进步性,但保护仍有所缺失;在司法适用中应当厘清与强奸罪的关系,避免出现降格处理的情形。
阐述一种基于树莓派单片机的智能小车的设计,包括TB6612双电机驱动mini Drive两路编码电机驱动、MPU6050陀螺仪自平衡,红外光电感应循迹、超声发射接收器测距避障、语音控制模块组成。
机器人的有效设计对提升机器人质量及作业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为适应社会各行业对机器人的良好性能和高质量需要,在机器人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机器人的技术设计工作。基于此,课题组就可靠性设计、CAD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法等现代设计方法在机器人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设计人员借助计算机相关技术,结合现代设计方法,可明显提高机器人设计质量,降低机器人设计成本,提高机器人产品性能。
如何将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地落实到当下的课堂教学中成为每一位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配方法”,结合苏教版设置的“数学实验室”教学栏目,通过对比两轮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用数学语言进行自然的表达,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切身去感受新知.
以往华北环境史研究因过于关注生态退化而忽视了人们应对环境变迁的能动性。自雍正五年(1727)京畿水利营田以来,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冀西河滩地形成了独特的修滩、种植、灌溉技术及管理制度,但因滩地洪灾频仍,流域生态环境退化,滩地持续萎缩。1937年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滩地所在各阶层在生态退化中不断因应与调适,一方面通过持续的财力、人力投入和技术、管理制度变革,滩地逐步恢复;另一方面又不断反思滩地
中国在线教育逐渐迈入“质量改革”的智能教育时代,以学习者视角探究学习支持、信息素养与在线学习投入的关系是提升在线教育质量的关键。研究构建了基于信息素养调节的在线学习投入影响关系模型,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方法分析其影响关系和调节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学习支持、信息素养与在线学习投入均呈现显著相关性;信息素养在学习支持对在线学习投入关系中存在七种正向调节作用和两种负向调节作用;信息素养的调节效应主要通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互联网加快了金融业的发展速度,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突破了传统金融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限制,大大降低了金融理财的成本。然而,近年来互联网金融模式“暴雷”事件频发,资金逾期、非法集资、引入未成年人参与等问题凸显。从经济法视角而言,完善法律体系、加大执法力度是防范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的有效手段。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有关概
美国网络借贷是一种点对点的直接融资模式,而中国的网络借贷虽然得到迅猛发展,却迅速由信息中介模式异化成信用中介模式,并出现非法集资、资金混同、混业经营、产品异化等问题,以及传统金融的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数字金融的系统性风险“双风险”共存现象,征信体系不完善、监管缺失、问题平台多是双风险的主要原因。网络借贷的本质是信用风险交易,美国有发达的征信体系和严格的金融监管,使网络借贷发展成为互利共生的金融科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蓬勃发展,金融服务逐渐从线下向线上转移,消费者金融信息应用呈现多元化、复杂化态势。然而,用户信息泄露和非法交易等问题频发,对金融消费者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也给相关监管带来了新的困难与挑战。与此同时,监管科技以其高效、智能、科学的特点弥补了原有监管方式的不足,通过科技赋能实现了现有体系的突破。文章对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监管科技在消费者金融信息保护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