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搏器植入围术期抗栓药物应用与术后出血事件的观察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fH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围术期应用不同抗栓治疗方案的患者术后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探讨CIED植入围术期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策略。  方法:  观察2011年12月至2016年7月山西大医院收治的符合CIED植入适应症并于住院期间成功植入CIED的患者资料,分析术后囊袋血肿等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  350例患者,平均年龄23~95(68.3±13.1)岁,男性204例(57.9%),其中围术期不中断华法林者27例(7.7%);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桥接抗凝者61例(17.4%);不中断阿司匹林(ASA)者17例(4.9%);围术期继续口服阿司匹林合用氯吡格雷者24例(6.9%);围术期停用抗栓药物7d以上或未应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者221例(63.1%)。术后需处理的囊袋血肿共6例(1.7%),其中LMWH组4例(6.55%),ASA组1例(5.88%),非抗栓组1例(0.45%),华法林组及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组患者无囊袋血肿发生,LMWH组与非抗栓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8);其余各抗栓亚组与非抗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出血患者的体质指数(BMI)低于非出血患者[(19.6±2.3)与(23.2±2.2),P=0.033],较非出血组合并心力衰竭较多(66.7%与7.6%,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体型消瘦及围术期LMWH桥接抗凝为预测出血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OR4.3234,95%CI1.8319-16.9838)与(OR3.3901,95%CI1.8401-18.4390)]。  结论:  1.正在接受华法林、阿司匹林或DAP的患者术前可继续抗栓治疗;  2.LMWH桥接抗凝增加囊袋血肿发生率,应弃用;  3.围术期中断抗凝治疗可能增加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4.体型消瘦、心力衰竭患者术后易发生出血并发症。
其他文献
佩梅样病(P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OMIM 608804)是一种婴幼儿期起病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白质脑病,其发病率国内外尚无统计报道,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2004年
目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可反映糖尿病患者2~3个月前的平均血糖水平,间接反映糖尿病并发症控制和治疗情况。然而流行病学和大量临床研究证实HbA1c可直接参与到糖尿病并发症的
随着围产期保健技术水平的提高、辅助生育技术的改进及新生儿监护室水平的发展,新生儿成活率明显提升,同时听力损伤、视觉障碍、智力低下、脑瘫的发生率也随之提高。国外研究
“胜泰 1”号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遗传综合技术育种研究室育成的第二代优质超高产常规籼稻新品种 ,从试种的情况看 ,它具有常规稻的品质 ,又具有杂交稻的增产潜力 ,良种配以
目的:本实验主要检测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患者骨髓脂肪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对再障骨髓造血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在再障骨髓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