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期货市场效率研究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期货交易额达21万亿元,实物交割10920万元,占交易金额的5.2%。套期保值主体进一步扩大,投机者更加理性投资,市场呈现一派繁荣景象。但是,从1990年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的16年来,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并不顺利,一些涉及面广、参与者众、影响大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从327国债到708天然胶,从105绿豆到209大豆,几乎每年都会发生程度不同的风险事件。业界人士从期货市场体系、期货交易制度、期货投资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分析,试图破解风险事件接踵而至之迷,但迄今为止仍未找到准确答案。 事实上,导致我国期货市场风险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市场体系、交易制度、投资环境方面,而在于期货市场效率。从市场有效性的角度来考察我国期货市场的现状,其结论能够解释市场风险问题。 本文根据 Fama(1970)的市场有效性理论,应用ADF检验对我国三大期货市场的各种主要品种进行检验分析。市场有效性理论的主要内容是:在弱式效率市场里,证券价格只包括价格、交易量、收益等所有历史的相关信息;在半强式效率市场里,证券价格包括历史的及其他共享的所有公开可获得的相关信息(包括公司的会计报表、竞争公司的会计报表、国家经济形势等其他公开信息);在强式效率市场里,证券价格包括了市场子集独享的及所有可共享的相关信息(包括内幕信息)。择取的样本是: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的日收盘值(2002年4月9日—2006年7月20日)和上海商品交易所阴极铜的收盘值(2002年4月15日—2006年7月20日)和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的收盘值(2002年4月15日—2006年7月20日)各799个数据。 通过检验我们得出我国期货市场并没有达到弱式效率市场,并分析了我国期货市场未达到弱式有效的原因,并给出我国期货市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意见及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对考虑退货及退货价格影响的网上销售企业的库存管理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网上零售企业和网络直销企业的退货物流管理流程,研究了考虑退货价对需求的影响和不考虑退货价
DNA免疫不仅可以诱导特异性的体液免疫,还可诱生特异性的以CTL为代表的细胞免疫应答,因此,目前对其研究的进展迅速.本文综述了近三年来DNA免疫基础性研究的进展,分析了影响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