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祛瘀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ko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补肾祛瘀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并与单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探讨补肾祛瘀法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择来源于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就诊的子宫肌瘤并且中医辨证为“肾虚血瘀型”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并愿意遵循治疗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自拟补肾祛瘀方联合米非司酮,对照组30例口服对照药物米非司酮,两组均服用3个疗程(1个月为1疗程)。收集两组患者年龄,症状、子宫大小、肌瘤大小等方面数据,分别于用药前,停药时、停药3个月、停药6个月进行四次记录。所有数据结果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60例女性患者,分析了60例研究对象的数据。分析患者治疗前的年龄、子宫体积,瘤体大小及中医症状体征积分,两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用药前和停药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组内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中,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减小,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内差异有显著性。对比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时及停药后3月随访、停药6月随访时的各组数据,停药时治疗组、对照组组间差异,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子宫体积分子宫肌瘤体积差异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比停药后3月及6月随访时各项数据,治疗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较前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中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子宫体积、肌瘤体积较停药时增大,两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停药时及停药后3月随访、停药6月随访时的综合疗效,停药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P=0.104。停药后3月随访及停药后6月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治疗组及对照组按年龄25-40、41-50分为两组,评估年龄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停药6月后疗效评估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中,年龄与两组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体征疗效、肌瘤体积疗效及综合疗效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别将治疗组及对照组按中医症状分为轻、中、重3组,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在停药6月后疗效是否受停药前疾病的严重程度影响,其结果显示:治疗组中,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及综合疗效与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有关(P<0.001)研究对象的肌瘤体积疗效与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P=0.485)。对照组情况正好相反,研究对象的中医症状体征疗效及综合疗效与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不存在相关性(P>0.05),对照组中肌瘤体积疗效与治疗前症状严重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P=0.037)。  结论:1、肾虚血瘀型子宫肌瘤的患者经过补肾祛瘀法配伍米非司酮片治疗后及远期随访中子宫体积及肌瘤瘤体的大小都较治疗前缩小、并能显著缓解肾虚相关症状,效果优于单用米非司酮。2、肾虚血瘀是子宫肌瘤的重要病机。肾虚可致血瘀,瘀久又可致肾虚。补肾可促瘀消。“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肌瘤有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摘 要: 考试改革是国家开放大学的重点工作之一,预约考试改革则是考试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国家开放大学,国开预约考试系统应运而生。本文对预约考试和国开预约考试系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总结出了系统现存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关键词: 国家开放大学 预约考试系统 改进与完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深化考试内容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血红素氧合酶-1(H0-1)水平与颅内大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糖尿病对大鼠颈动脉H0-1、12/15-脂氧合酶(12/15-LOX)表达的影响及丹参多酚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就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考物理总复习进行了思考并做了初步探讨。教师应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坚持运用“四轮”复习法。  关键词: 新课改 物理中考总复习 “四轮”复习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  1.认真学习课标、考试说明,分析中考试卷。  课程标准是复习的向导,考试说明是复习的“指挥棒”。每年复习前,都必须重新认真学习和分析,这样在复习的任一个环节都能做到心中有纲,目标明确,重点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