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火灾不仅对森林的自身更新造成巨大威胁,而且增加了全球的森林碳释放,特大森林火灾还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林分进行疏伐抚育,不仅能增加森林碳储存能力,还能调控林分中可燃物负荷量,改变可燃物分布特征。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s)作为华北地区常见的树种,且较易发生火灾。对该林场的三种林型可燃物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强度疏伐对林分潜在火行为和碳储量的影响,为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存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北京西山试验林场卧佛寺分场不同强度疏伐后油松、侧柏、刺槐三种森林类型可燃物进行调查,共设置24块20m×20m样地,得出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林分内可燃负荷量垂直分布情况。并对三种林型地表火行为指标进行计算,对比分析林火扩蔓延速率、单位面积发热量、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这几个林火行为指标。同时对三种林型不同强度疏伐8年后林内地上部分碳储量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森林类型林内可燃物负荷量垂直分布不同,油松、侧柏、刺槐0-2m层可燃物负荷量与其他层次相比均为最大。随着林木高度的增加,三种林型林分内可燃物负荷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随后降低。疏伐后,地表可燃物的重量明显降低。侧柏林最低枝下高低于油松林最低枝下高,地表火极易蔓延为林冠火。(2)利用Behaveplus估测火行为指标,主要影响因素为地表可燃物负荷量和1h滞、10h滞、100h滞、活草本、活灌木含水率,根据不同强度疏伐后各林分这几项指标的不同,得出相对应的火行为指标。结果表明:地表火蔓延速率与地表可燃物负荷量有紧密联系,在不同的火蔓延速率条件下,火线强度与火焰长度密切相关,三个林型火行为指标呈现为:侧柏林>油松林>刺槐林。(3)油松林不同强度疏伐后火行为指标也存在一定差异,具体趋势为L>CK>M>H,低强度疏伐(L)不但没有降低火行为强度,反而有所增加。但随着疏伐强度的增强,林分整体可燃物负荷量大量减少,各层次可燃物负荷量也大量降低,火行为指标值也随之降低,火线强度和单位面积发热量均达到安全值以下。侧柏林和刺槐林不同强度疏伐后火行为指标趋势为CK>L>M>H,随着疏伐强度的增加,各层次可燃物负荷量逐渐降低,火行为指标均达到安全值以下。(4)不同强度疏伐对油松、侧柏和刺槐人工林各组分的碳储量影响显著,不同疏伐强度对油松、侧柏、刺槐的各生长指标均有影响。虽然疏伐提高了单株材积,但三个树种重度疏伐林分蓄积量却均低于其他处理,在对油松和刺槐研究中,中度疏伐更有利于碳储量的积累;而侧柏对照林分的碳储量要高于疏伐处理。根据不同强度疏伐后三种林分碳储量的研究,中度疏伐(M)碳储量增加最多,疏伐后林分立木平均冠幅比伐前有所增长,有效促进林木胸径、单株材积的生长,可知中等强度疏伐(M)有利于林分蓄积量的积累,有利于优质、高产、高效木材的培育。高强度疏伐(H)虽然可以有效降低林分火灾发生概率,使保留木大量减少,不利于碳储量的积累。因此我们在调控林分可燃物负荷量时,可选择中度疏伐(M),既能有效防止林火的发生,也能达到营林抚育的目的。由于林分空间结构的变化,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疏伐对林冠火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