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浙江省主要产竹(县)市的竹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在有机农药污染状况调查检测的基础上,开展了主要环境因子、土壤类型和物理性质及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对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降解效果影响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1、竹林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状况 共检测到17种有机农药,其中,有机氯农药及其异构体11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2种,有机磷农药4种。HCH、DDT、甲基对硫磷、拟除虫菊类农药检出率分别为100%、70.37%、96.30%、62.96%。 除顺-氰戊菊酯残留量超过1000μg·kg-1外,其它种类农药的残留量均低于150μg·kg-1,HCH、DDT残留量低于50μg·kg-1,有机磷农药最大残留量低于40μg·kg-1。竹林经营类型、经营水平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农药残留有一定的影响,集约经营竹林显著高于粗放经营竹林,笋用竹林较毛竹笋材两用林高,山地竹林较原农业耕作地改种为竹林的低。 2、主要环境因子对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降解效果影响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对粘土、沙壤中的甲基对硫磷最佳修复效果的主要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25℃、土壤含水率25%、土壤pH值6-7。在实验所设置的温度、土壤含水率范围内,红壤中对降解菌剂降解效果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pH值,最佳区间为为6-7。粘土中温度、土壤pH值、土壤含水率对降解效果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沙壤中温度、土壤pH对降解效果有极显著影响,土壤含水率有显著影响;红壤中土壤pH值对降解效果有极显著影响,而温度、土壤含水率则影响不显著。 3、土壤物理性质对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降解效果影响 土壤有机磷农药吸附量与土壤颗粒的粒径密切相关,农药降解率与粘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且随土壤总孔隙度的下降而降低。土壤上层、中层和下层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使用后5d的降解率分别为88.6%、85.9%、79.2%,半衰期分别为2.5d、2.84d、3.79d。 4、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对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的降解效果影响 构建出土壤主要养分元素含量与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剂对甲基对硫磷降解率的关系方程式,菌剂使用后5d、10d、15d的回归方程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最佳降解效果的土壤养分元素含量组合分别为:N0.112g·kg-1、0.113g·kg-1、0.122g·kg-1,P2O50.083g·kg-1、0.096g·kg-1、0.093g·kg-1,K2O0.077g·kg-1、0.078g·kg-1、0.088g·kg-1,降解率分别达62.09%、84.79%、9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