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群文阅读是今年来被热议的的阅读方法,在一些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显现出明显的优势,也正是由于群文阅读法阅读效率高,强调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从而形成了群文阅读教学法。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由于年代较为久远,体裁较为特殊,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常常成为语文学界的研究对象,在古诗词与现代的教育理念的相互碰撞下,群文阅读教学法被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加之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占比的增多,这些都要求教师寻找新的古诗词教学方法,本文着重探究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统编本古诗词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方案。本文将从如下五个部分进行论述:引言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进行了概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并做出文献综述。第一章:群文阅读理论研究。本章明确了“群文阅读”在广义与狭义上的区别,并概述了群文阅读教学法应用于实践的理论依据。“群文阅读”在广义上指一种阅读方法,而狭义特指“群文阅读教学”。而在章节中又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群文阅读的源起、特点以及群文阅读教学的两大构成关键要素,分别是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读比统议”。第二章: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必要性与意义。本章分别从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初中统编本教材古诗词选编特点两个方面,论述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古诗词教学现状提出群文阅读教学法的意义。第三章:实施方案。笔者从实施原则、实施步骤与要点、常见实施误区三个方面阐述群文阅读教学法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步骤与要点中,包含群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最关键的议题的设计与开发、文本的选择与组元两个方面,本章在理论阐述的同时还会结合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教学设计举例。第四章:教学设计。本章根据上一章的实施方案,依托八年级下册的课内古诗《关雎》《蒹葭》进行教学设计,利用课内资源的同时选取《诗经》中其他四篇经典诗歌进行赋、比、兴表现手法的教学,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举例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的组织形式较为主动、全面地认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感受古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