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从以往相关农村农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而增收问题的依托则是产业发展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兴旺为抓手。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发展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从各地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研究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模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产业兴旺为切入点,从解读产业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从以往相关农村农业发展的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而增收问题的依托则是产业发展问题,因此乡村振兴必须以产业兴旺为抓手。我国地域辽阔,农村发展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差异明显,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必须从各地发展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发展实际,研究因地制宜的产业发展模式。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产业兴旺为切入点,从解读产业兴旺的内涵出发,在分析陕西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农村经济发展困境的分析和农村经济增长模型的实证研究,认为要达成乡村振兴战略之产业兴旺与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关键在于减少乡村农民人口数量,同时提高乡村要素投入的效率,藉此构建以城乡联动为核心的农村产业兴旺发展模式。
本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1)陕西农村小而散的乡村工业发展已经面临技术门槛和环境门槛限制,规模化发展、集中化布局并与城镇化结合是必然趋势;同时,乡村旅游发展潜力有限,大多数农村缺乏发展乡村旅游业独特资源禀赋和明确目标市场,不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条件。因此,在农村地区实现产业兴旺的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
(2)通过分析陕西省农村经济增长模型,发现当前农村经济状态下劳动力投入的边际收益为负,劳动力剩余问题突出,只有减少农村劳动力数量,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同时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将更为突出,因此,加快推进城镇化并有效引导农村人口转移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就乡村论乡村,应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协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县域城镇化发展。陕西省农村地区产业兴旺的实现要以城乡联动为核心,以县域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素长效投入机制为重点,通过发展县域城镇化为乡村土地规模经营、农业增产增效创造条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运营协调,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农村地区流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其他文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向我们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他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根据残疾人事业新的部署和发展要求,我国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经过不断努力,残疾人生活和就业状况有很大改善,但在残疾人就业的保障过程中仍存在就业政策执行力弱、实际享受就业权益保障的残疾人比例小等问题。 为了进一
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成为经济增长的助燃器。然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民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特别地,经济发展和环境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成为这种不平衡性的体现。“互联网+”的背景下,中国对外开放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新型城镇化和对外开放紧密相连成为新时代的新话题,进一步对外开放是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背景,新型城镇化也是持续
企业在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的转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的创新力及其国际竞争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是基于企业的产品和其市场地位的。但是,我国企业现在面临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融资难、融资贵。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企业研发、增产、扩大规模,企业只能走下坡路,在自身生存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专心搞研发,这不利于其创新力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疾病的主要类型、死亡的主要原因己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性疾病。慢性病不仅影响人们的健康,也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增大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如何降低慢性病患病率,缓解医保统筹基金的支付压力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陕西省咸阳市为例,对人口慢性病的疾病类型、疾病经济风险变化趋势及其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带来的支付压力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委托代理问题阻碍着企业的发展,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的注意,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外经济学者开始对股权激励问题展开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成正相关。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新技术企业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上市规模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高新技术企业除了拥有知识密集程度高,技术更新速度快的特点,职工的流动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如何留住人才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状况的研究热点,但现有的资本结构往往只能部分地解释企业的行为。随着相关金融理论的充实和研究的深入,资本结构理论得到不断地充实和发展,对指导我国上市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下,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是构建创新型国家,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之一,成为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关注焦点。与传统企业不同,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由于从事更为密集的科研
当前,信息化与互联网浪潮蓬勃兴起,驱动着金融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更高阶段发展。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拥有便捷的可访问性和强大的协作特性的网络平台孕育而生——P2P借贷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传统借贷资金的补充,为借款人融资提供了一条便捷通道,较低的门槛使得其金融服务的覆盖面更广泛,适用人群更多,体现了其普惠金融的特质。而近几年,P2P行业无疑正“站在风口”,这个风口不仅是顺风的
2013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与天弘基金首次合作共同推出我国第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余额宝,余额宝的推出是我国金融业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尝试和创新。它凭借其低门槛,高收益,便捷性等优势迅速占领了商业银行理财市场,尤其是吸引了被商业银行忽略的中低端客户。接着各大互联网平台纷纷与基金公司合作推出各种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之后商业银行也开始与各大互联网公司进行合作
2008年以后,随着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中央规定财政部可以代发地方债券,这使各地方政府陷入狂热的举债模式,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随着债务规模的增长在不断累积。最新数据披露,截至2018年,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已高达至18.39万亿元。随着地方债务的井喷式增长,财政部相继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关于做好2018年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积极做好防范化解债
土地是所有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人多地少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研究中国特色的土地制度安排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探讨未来土地供给模式及相关政策应该如何调整才能促进中国经济更好、更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现阶段我国还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建设用地供求矛盾日趋尖锐,土地供给成为制约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主要瓶颈之一。为了缓解耕地保护与城市规模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