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海拉尔地区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来源 :东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xu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马铃薯深加工产业发展迅速,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加工型马铃薯的品质和产量已成为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关注重点之一。氮肥作为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影响最重要的肥料之一,其合理及高效的施用是马铃薯高产、稳产、优质的先决条件。本试验选取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东山种植,设置7个施氮处理,对不同施氮量与形态指标、加工品质、产量和库存品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氮素与品种的互作对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形态指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株株高和主茎数上,对茎粗无互作影响。在纯氮用量475kg/hm~2条件下,4个供试品种的株高和茎粗达到最大值,但最高产量、最佳炸条颜色并未出现在该处理下。(2)单株结薯数和商品薯率在品种与施氮互作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产量在品种与施氮互作条件下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氮素与品种的互作对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产量影响较大,对单株结薯数和商品薯率影响效果不明显。不同施氮处理下产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MC1、MC4在纯氮用量325kg/hm~2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值;MC2在纯氮用量350kg/hm~2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值;MC3在纯氮用量400kg/hm~2条件下,产量达到最大值。(3)块茎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炸条颜色评分在品种与施氮互作条件下表现出极显著差异。氮素与品种的互作对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品质影响较大。不同施氮处理下块茎的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不同施氮处理下块茎的还原糖含量、炸条颜色评分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MC1在纯氮用量300kg/hm~2条件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和炸条颜色评分达到最小值,品质最优;MC2在纯氮用量300kg/hm~2条件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炸条颜色评分达到最小值;在纯氮用量325kg/hm~2条件下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小值,品质最优;MC3在纯氮用量250kg/hm~2条件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和炸条颜色评分为最小值,品质最优;MC4在纯氮用量325kg/hm~2条件下,干物质含量和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还原糖含量达到最小值;在纯氮用量250kg/hm~2条件下炸条颜色评分达到最小值,品质最优。(4)随着贮藏天数增加,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腐烂率逐渐升高,且腐烂速度逐渐变快。贮藏末期品种间的炸条颜色评分差异显著,在相同条贮藏条件下,MC1和MC2颜色变化受时间影响更小,更耐储存。4个加工型马铃薯品种,在纯氮用量201.46kg/hm~2处理下贮藏腐烂率和炸条颜色评分达到最低,最利于贮藏。
其他文献
我国拥有庞大的劳动力资源,截至2017年底人口规模已经达到13.9亿,比1990年增加了近2.4亿,更是比建国初期增加了近8.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9.4%。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凝聚了巨
航天工业技术的发展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运载火箭是航天工业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探索太空技术与发掘宇宙空间资源的重要工具。随着运载火箭高密度发射周期的来临,作为舱体主结构的大型非对称框环产品的需求量激增,现有的拉弯成形设备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本文对新型顶弯式火箭框环拉弯机的本体结构进行设计并对其机身部分进行有限元分析。在本篇论文中以满足1MN顶弯式火箭框环拉弯机的技术参数及工艺要求
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CFETR)项目的稳步推进,为我国独立自主、科学有效地开发核聚变能源确立了坚实的基础。针对CFETR电流更高、磁场更强的极向场磁体系统,需要设计长度更长、结构更为紧凑的极向场磁体馈线,它担任着为极向场磁体线圈提供电、液以及传输信号的首要任务,进而分析整条馈线系统在重力、电磁及温度等物理场共同作用的效果。首先,CFETR主机内部结构紧凑复杂,在超导磁体周围为PF磁体馈线分配了的安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技术进步,目前已形成了覆盖多区域、特高压输送且风电高占比的发展态势。在区域电网并网大规模风电后无法正常运行时,会引起区域电网频率的强烈扰动,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结合实际工程情况并通过研究与分析,本文总结了不断增加的风电出力对区域电网频率的波动的影响,针对频率的波动难题,本文采用抽水蓄能技术进行含规模化风电区域电网紧急频率控制。分析了含大规模风电电网系统的频率特性。研究了具
目的了解医生和患者分别对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况,分析影响医患关系认知评价的因素,从而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出精准化建议,并为后续医患关系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17年9月-1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了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61名医生和758名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并利用PDRQ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以及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其进行调查,使用Epidata3.0和SPSS21.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健壮的个体和适宜的群体结构是水稻高产优质的重要保证。本试验以五优稻4号(稻花香2号)为试验材料,以密度为主区(D1和D2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18穴和25穴),氮量为副区(N0、N1、N2和N3氮量分别为0、75、105、135kg/hm2),采用田间小区的试验方法,测定水稻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水稻分蘖特性、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等指标,探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
颧骨位于面部的突出位置,受外力打击时易发生损伤。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 complex fracture,ZCF)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创伤之一,发生率位于面中部骨折的首位。颧骨复合体的三维骨性结构对维持面部宽度、突度、侧方轮廓和口颌系统功能起重要作用,骨折后会出现面部塌陷、张口受限等临床症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面部原有的外形轮廓和口颌功能。传统手术治疗模式依靠石膏模型、影像资料为临床医生
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不可再生能源的衰竭问题愈发严重,利用绿色清洁、高效环保的分布式电源提供可靠、稳定的电能,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利用分布式电源控制技术获得稳定的电压、频率是微电网推广应用的基础。交流微电网是微电网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式,分布式电源的快速增长,对交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提出了更大难度和更高挑战。因此,研究交流微电网分布式协调控制策略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不同种类的微电网控制策略进行
莠去津和异噁草酮分别是黑龙江省玉米和大豆田除草剂应用的优秀主打品种,然而由于其在土壤中残留时间长,常年应用导致土壤中积累量增加,依靠土壤自身修复能力已经难以降解消除,对轮作后茬敏感作物造成严重的毒害。为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安全、高效、可操性强的微生物修复已成为此类长残留除草剂毒害的热点问题。为进一步探究长残留除草剂生物修复菌肥田间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框栽试验方法,在嘉荫县红光乡和东北
目的膀胱癌是常见的尿路上皮癌之一。膀胱癌细胞一旦发生肌肉浸润或远处转移,将严重影响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新兴观点认为,膀胱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属于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在膀胱癌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非侵袭性膀胱癌向侵袭性膀胱癌的发展是一个逆向分化的过程如何控制和抑制膀胱癌疾病的发展将有助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但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