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促植物生长细菌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gaoh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全世界砷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南方地区如湖南、广东和广西的某些地区均存在着大面积的砷污染土壤。土壤砷污染可以导致土地不能耕种,并且通过种植作物进入食物链从而对人群产生健康负效应。鉴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壤砷污染已成为我国非常突出且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利用植物修复治理土壤砷污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在植物修复过程中,植物的根际微生物也起着极大作用。本研究通过筛选同时具有砷抗性及促植物生长能力的根际细菌,并将其运用于盆栽实验来考察促植物生长细菌对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的应用潜力。从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Pteris vittata根部土壤成功分离到出1株同时具有砷抗性及促植物生长能力的细菌D14。对其进行16S rRNA基因鉴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菌株D14与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NCPPB 2437~T具有99%的同源性,提交16SrRNA基因于GenBank,核苷酸序列号为GQ166481。对其进行了一系列促植物生长性能测定:D14能够利用色氨酸为前体合成吲哚乙酸(IAA),合成浓度为7.8 mg/L;在铬天青S(CAS)平板上培养2 d后能分泌嗜铁素。对其进行了砷氧化还原能力测定:在好氧培养的条件下,D14显示出高效的三价砷氧化能力,在18个小时之内对亚砷酸钠的氧化效率达到97%。盆栽实验,采用茄子为实验植株,盆栽土壤砷浓度为100 mg/kg,温室条件培养,植株种植3个月后收样。根部接种了D14的植株相较于未接种植株,株高、地上部干重及根部干重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86、1.42和2.22倍;地上部及根部的单位砷含量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23、2.12倍;地上部及根部的总砷含量分别为未接菌植株的1.66、4.16倍。其中,接种D14的植株其根部干重及地上部与根部的砷含量较未接种植株均有显著性的增加。盆栽实验结果表明菌株D14对在砷胁迫环境下的植株的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缓解砷对植物的毒害,提高植物的生物量,这有可能得益于其促植物生长能力;且对植株富集砷有较大的增益效果。因此认为其在促进植物修复砷污染土壤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同时也为为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砷污染土壤提供了较高的研究价值。
其他文献
良好的环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提高,但是环境状况却令人堪忧,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十分重视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问题日益得到全世界的重视。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促进了全球碳市场的发展。《
伟大领袖毛泽东带领中华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仔细品读分析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党的领导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情境创设有自身规律,教师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训练机会,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快速成长。复述情境、对话情境、演绎情境、生活情境,
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理论由此成为贯穿于中国革命、
时报讯(记者 李隽)近日,海东市召开县处级领导干部任前集体谈话会,11名新任职领导干部参加谈话会。市委书记于丛乐,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朱泓,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启福出席并讲话
报纸
硅基薄膜电池主要包括氢化非晶硅电池、氢化微晶硅电池、多晶硅薄膜电池以及硅薄膜叠层电池。本文归纳了硅基薄膜材料和器件的微观结构、光学和电学特性,讨论了硅基薄膜电池
目的使临床药师能尽快融入角色,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方法通过分析临床药师思维模式,结合实践经验,应用大量临床案例阐述临床药师思维定位与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结果临床药
<正>虽是新春佳节,宁乡县新飞中蜂养殖合作社的汪新辉开箱查蜂。一框框巢脾蜂多糖足、子脾饱满,有的还筑起了王台。"我的中蜂生产,总要比别人提前1个月。"在我的仔细询问下,
“我追求的目标是:节省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用我的发明成果——纳米技术改变中国传统产品结构,全面提高各领域产品的质量,带动全方位、各领域产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