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证的家系及凝血、血流异常基因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fang200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引入家系(双生子)法,采用基因芯片等实验技术,探讨血瘀证遗传的家族性特征,尤其是涉及凝血、血流变基因的异常表达规律。方法①家系血瘀法:严格按王阶、陈可冀等编制的血瘀证记分标准和最新版的西医诊断标准,纳入一个典型的糖尿病血瘀证家系和20例非家族性血瘀证冠心病患者,并对有无家族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积分进行统计学分析。②双生子法:采用性状相似诊断法、血型和微卫星DNA等完成双生子卵型鉴定,并结合血瘀证记分标准。通过连续七次的动态观察,纳入一对典型血瘀证双生子。③基因芯片法:利用cDNA基因芯片技术以及基因功能分类和信号转导通路分析等方法,筛选血瘀证的凝血、血流异常表达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结果①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家族史背景与无家族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积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而有家族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治疗前后的积分无统计学差异,无家族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治疗前后的积分有统计学差异。②动态消长:通过性状相似诊断、血型和微卫星DNA测试,大小双为单卵双生子。经过双生子血瘀证的动态观察,大小双病理性肿块的消长随血瘀证增减而同步变化。③凝血、血流异常基因:冠心病血瘀证两张芯片中的凝血、血流异常表达基因各有ACTA2、FN1、SPP1、LGALS2和/HBS2等17条;而糖尿病家系血瘀证的凝血、血流异常基因有TBXAS1、PLAT、RHOA等5条。④信号通路:经过KEGG信号通路分析,血瘀证的凝血、血流异常基因所涉及的信号通路主要为肌动蛋白调控通路和TGF-beta信号转导通路。讨论①冠心病血瘀证的积分、治疗疗效与家族史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遗传因素在冠心病血瘀证中有较大意义。②单卵双生子是较好的证候研究材料。本研究表明,以单卵双生子研究血瘀证,其好处在于:(1)病例的纳入优于随机选择。(2)以单卵双生子为材料能较好地分析病理性肿块与血瘀证的动态变化。③经FatiGO基因功能分类提示,以药测证和病证结合芯片中共同的凝血、血流异常基因的Ratio值均表现出差异,主要集中于细胞连接、细胞代谢和细胞粘附等生物学过程,提示细胞连接和细胞粘附是凝血、血流异常基因参与的关键生物学过程.④经信号转导通路分析,肌动蛋白的代谢和调控将影响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提示了上述信号转导通路可能是中医血瘀证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背景:鉴于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发生率较高,致病原因多,而且近年来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趋势,目前西医治疗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尽管已经有了广谱抗病毒制剂,但是,迄今尚
文章分析比较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之间的定义和确定方法的异同点,探讨了防护距离的设置原则。文章结合某黄磷生产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
子宫肌瘤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系统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保守性手术方式,包括开腹、腹腔镜和阴式等多种手术途径,但术后有复发风险。文章探讨如何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发现
科学作为一种特殊的客体,它对人类主体具有价值,它推动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然而,20世纪中叶以来,科学发展不再仅仅表现为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而是对社会生活的几乎全部
急性脊髓损伤(Acute Spinal Cord Injury,ASC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损伤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都很高,每年各国对本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研究目的①回顾性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小梁切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种不同术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近期临床疗效。②研究白
Turbo码是一种具有极强纠错能力的差错控制编码技术,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诸如深空通信、移动无线传输、数字用户环路以及大容量磁存储系统等许多的领域。因子图是一种用来表
人甲状腺肿瘤褪黑素及褪黑素受体的表达、改变及意义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松果体主要在黑暗中分泌的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脂溶性及水溶性,化学名为5—甲氧基—N—乙酰
目的:研究大鼠中枢不同脑区(下丘脑、边缘叶、额叶大脑皮层和海马)内GABAA受体β2亚基mRNA表达的变化与经前期综合征肝气逆证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基因扩增技术对正常
Fe-Cr系软磁合金是一种抗蚀软磁材料。在Fe-13%Cr和Fe-17%Cr中添加不同含量的钼,对合金的抗点蚀、盐雾腐蚀、浸泡腐蚀以及大气腐蚀的能力和相应的磁性能进行了系统、全面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