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必须借助于符号才能加工、保留和生产,其中最重要的符号就是文字和图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特有的符号使用方式,而报纸及副刊作为一种文化记忆的独特方式,用文字和纸媒忠实地书写着一个地域、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其中记录文化最典型的媒介,莫过于报纸副刊。作为书写和记忆民族、地方文化的首选,文艺副刊理所当然的成为窥探一个地域文化特质的窗口和平台。成都,地处巴蜀腹地,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有着悠久历史的《四川日报》,其文艺副刊——《天府周末》,与生俱来就带着浓郁的巴蜀气息,我们称之为镌刻和发展巴蜀文化的最好载体,毫不为过。立足巴蜀地区,探寻了巴蜀文化的本源与特色,在此基础上,运用文化记忆相关的理论来阐释文艺副刊在记忆与书写地方文化的方面的地位与作用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突破了传统的文化研究框架,从文化与传媒的角度探析地方文化与文艺副刊的关系,同时也采用了内容分析的方法来探析文艺副刊记忆地方文化的模式与规律。通过梳理中国报纸文艺副刊的发展历史,本文归纳了文艺副刊的发展规律和特点,总结了文艺副刊在记忆和书写地方、民族文化的巨大作用,并以《四川日报》的文艺副刊《天府周末》为个案,分析研究其2013年度的刊出内容以及相关的数据和结论,着重探讨了《天府周末》是如何书写巴蜀的地域文化和记忆。最后,通过本文的研究以期能为《天府周末》的改进或改版做出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使浓郁的巴蜀文化在这个阵地得到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