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油树脂的合成及其性能的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gl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石油的泄漏、含油污水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开发高效清洁的治污材料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高吸油树脂具有密度比水小、油水选择性高、吸油速率快、吸油倍率高、运输和贮存方便、保油率高等特点,克服了传统吸油材料的诸多不足,研究与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对于丙烯酸酯系列高吸油树脂,目前共聚物研究较多,而对均聚物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采用自由基引发复合乳液聚合的方法,研究制备了几种均聚丙烯酸酯系高吸油树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以丙烯酸长链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酯高吸油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红外光谱(IR)分别对树脂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组成进行了表征,考查了交联剂,引发剂和乳化剂用量对高吸油树脂吸油率的影响及吸油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该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油倍率,对煤油的最大吸油倍率为43.6g/g,对柴油的最大吸油倍率为37.1g/g,保油率超过了95%。而且树脂耐热性良好。2.以丙烯酸短链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OP-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乙酸乙酯为致孔剂,乳液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高吸油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热扫描分析(TG/DSC)、红外光谱(IR)分别对树脂的表面形貌、热稳定性及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致孔剂用量、烘干时间对树脂吸油倍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吸油速率、再生性能。结果表明,致孔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0%,烘干时间为四天左右时,树脂具有较高的吸油倍率。此外,树脂的吸油速率较快,5个小时达到了饱和吸油率,而且树脂经过多次溶胀去溶胀后,吸油倍率稳定。3.利用自由基引发复合乳液聚合制备了碳纳米管—聚甲基丙烯酸丁酯复合树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差热扫描分析(TG/DSC)、红外光谱(IR)分别对树脂的表面形貌、微观结构、热稳定性、化学成分进行了表征,考察了碳纳米管用量、烘干时间对吸油倍率的影响,以及树脂的凝胶分率与再生性能。结果表明,适当添加碳纳米管,有助于提高树脂的吸油倍率,而且使得树脂的三维网络结构更牢固。随着树脂经历溶胀去溶胀周期次数的不断增大,树脂的吸油倍率缓慢增大,最后保持稳定。并且树脂吸油后刚性较好,易于处理。
其他文献
在研究了钢中含碳量影响亚温淬火强韧化效果的基础上探讨了低碳效果好、高碳则差的机理。同样,在研究了亚温淬火加热温度影响强韧化效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亚温淬火最佳加热温度
目前工业上采用丙烯两步氧化法来生产丙烯酸,由于此工艺路线原料丙烯来源于不可再生资源石油,导致生产成本提高,而且该工艺存在流程长、化工设备多、投资大以及能源消耗高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应用开始向移动终端进军。尤其是社交媒体,凭借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和移动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迅速发展起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的
安全风险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管理学科,近年来的发展十分迅速,在国际国内受到广泛的高度重视。安全风险管理主要是针对生产作业的风险,研究如何通过安全生产计划、组织、指挥
CRH380BL型动车组是中国使用最广泛的动车组列车,众所周知,中国的铁路网占了接近全世界的一半,铁路网纵横交织,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制动系统一旦不正常,带来的将是很大的损失,
<正> 花椰菜是上海的主要花色蔬菜之一,常年栽培面积约2万亩左右。每年除7、8两个月外,其余10个月均可上市供应。花椰菜的主产品花球既是一个营养贮藏器官,又是由花苔、花枝
随着中国企业整体实力的大幅提升,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并购愈发频繁,交易规模也越来越大。虽然当前国际形势对企业开展和实施跨境并购业务能够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跨境并
我国零售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分析零售业的市场结构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SCP视角下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程度、新进者进入市场壁垒、需求成长幅度等方面分析了我
针对刮板输送机链条张力的动态控制问题,研究刮板链张力计算原理,分析刮板链上的最大和最小张力位置,对刮板链的预张紧力进行计算。在此基础上,对链条张力动态控制系统的组成
儒、释、道三教在宋代呈现出合流的新特征,使宋人的精神面貌和人生态度发生了一些深刻的变化。他们能对人生采取一种更达观、更冷静的态度,表现在对世态炎;京、仕途升降看得很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