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层次小组多播体系结构研究及应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w0n9c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多播路由方面,多播数据分发的过程应该从带宽与计算两方面来衡量.动态层次多播路由的核心思想是:多播源不是一定按组的方式分发多播数据,它即可以用单播的方式发送多播数据,亦可以用组播的方式发送多播数据.也就是说,对于某一个自治系统AS来讲,如果其多播数据接收者的数量较少,用单播的方式,根据请求接收多播报文的接收者的IP地址,作为多播源发送多播送数据的IP头部的目的地址,从而在路由器转发时与单播方式一样;而当某一个自治系统中接收者较多时,用组地址的方式转发多播数据.多播数据源端可以根据AS中接收者的多少动态决定发送多播数据的方式;同样,在AS中的分枝节点,亦可以根据该策略,构造以分枝节点为根的动态管理方式,从而可以动态地构造层次多播体系结构.定义了动态层次多播路由算法的数据结构以及功能模块.在动态层次多播路由的具体实现中我们引入了agent和主动网络的概念,从而可以动态的加载多播路由,使得网络体系结构灵活与可编程.由于多播网络体系结构在多播过程中参入数据发送的对象不是点对点的方式,所以传统的端到端的安全不适合多播网络体系结构.多播源控制与管理数据发送的安全,根据安全的级别以及策略动态的变化,可以实现安全的智能化管理.该策略解决了在多播数据发送过程以前必须知道一个共同的组密码的问题.在多播数据发送前,多播数据的接收者是无须知道多播源发送数据的密钥,它只要公布自己的公/私钥对中的公钥以及在发送加入组成员消息时告诉多播数据的发送者它的一个密钥;多播数据发送者在每一次发送多播数据时,随机地选出一个加密数据的密钥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加密,但加密数据的密钥不是直接告诉多播数据接收者;接收者在进行解密数据时,首先必须求得加密数据的密钥,然后才能进行解密原文.高层体系结构HLA已经成为分布式仿真领域的热门技术,HLA规范的核心是基于"公布/定购"关系基础之上的盟员间的数据交换策略,多播技术能够有效地适应这一需求并在众多的RTI软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有高可靠性要求的时间管理服务是RTI软件设计的难点,然而多播技术本质上是一种不可靠的UDP数据传输方式,提出了一种使用多播技术来实现时间管理中最大可用逻辑时间GALT计算的机制.
其他文献
令X表示特征为2的有限域F上n元二次型的集合,Y表示F上n×n对称矩阵的集合.x和y是分别定义在X与Y上的两个结合方案.我们证明了x与y同构当且仅当(n,q)=(2,2)或(n,q)=(3,2).
论文的第一章介绍了关于欧几里德2-连通Steiner网络问题的一些基本概念和最新研究进展,并且介绍了该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第二章中,我们首先给出了2-连通网络的一个性质.在
在很多工程应用领域里,人们常常遇到热传导方程的逆时问题,即由某一时刻的温度场去确定该时刻以前的温度分布.由于这类问题通常是不适定的,因此求解此问题需要利用各种正则化
学位
该文主要讨论有限群在对其子群或元素给出某些条件之后成为可解、超可解、或幂零的可能性.该文推广了关于共轭类长的几个定理,并仿照共轭类长讨论了循环子群的共轭个数对群结
该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分组密码的工作模式,以及一些常用模式的算法,然后详细介绍并讨论了OCB模式.OCB模式是可并行处理的分组加密模式,在加密同时还提供了鉴别服务.速度快是OCB
该文首先讨论了系统x=ax+axy+axy+ay=P(x,y)y=bx+bxy+bxy+bxy+by=Q(x,y)(E)当右端多项式无公因式时的全局拓扑结构,并画出了相应的全局相图.迄今为止,对(E)比较系统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