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中,天津港发挥着重要的港口枢纽作用,其港口地域空间形成的聚集优势成为天津港的核心竞争力和利益共赢的合作点。同时,天津自由贸易园区的建设为天津港做大港口规模、完善服务功能,促进产业聚集,全面构建高水平世界级的现代化港口提供了更大的优势平台。但是,机遇与困难同在。港口企业正面临着大型航运企业加速整合、周边港口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出现下滑趋势等严峻的形势。天津港GS码头公司属于天津港传统的装卸公司,公司也面临着北矿南移、堆场资源整合、码头泊位等级不足等一系列生产布局的调整。同时,公司管理模式传统单一、货源市场同业竞争激烈、资金成本不足、机械设备老化等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公司需要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因此,港口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以强化内部效能监察为着力点,不断改进管理,提高管理效能,才能促进港口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基于此,做好效能监察研究是港口企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首先,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效能监察的基本概念、作用特点、基本原则、内容重点等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形成了效能监察一般性的理论框架,为港口企业实施效能监察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同时,在港口企业不断优化功能布局的新形势下,如何衡量港口企业发展的绩效,必须把效率、效益及效能等监督纳入企业管理,也需要建立一个指导实践的理论体系,以指导港口经济持续发展。 其次,结合天津港GS码头公司的管理实际,对企业效能监察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对策措施、体制机制、基本做法、实践成果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归纳。通过推进以效能为监察和管理的行为,实现效能监察不同层面的监控,形成深层次的管理布局,使企业管理者的经营行为符合制度和规范,加强工作管理过程中的管控能力,保证港口企业经营方向和工作目标的完成。 第三,本文从全局的角度,对效能监察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以港口企业实践为基础,依据企业管理的规范、标准和自身实际,构建了效能监察评价模型。同时,从实际问题的具体特点、综合评价因素出发,拟引入模糊数学评价方法作为模型的数据工具,深入分析和研究企业效能监察评价问题。对经营管理行为是否合规、合理予以认定,找出管理偏差,提出纠正措施,从而提高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 最后,以天津港GS码头公司实施的一些效能监察项目为案例,结合效能监察工作问题的研究思考,积极探索企业效能监察的内在特点和本质规律,力求将企业效能监察作为一个系统性管理过程进行构建。总之,港口企业效能监察综合知识要求高,实际操作复杂,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实践活动。通过深入研究和优化设计,进一步提高效能监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使效能监察成为促进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管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