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弗雷格、罗素到斯特劳森——指称论的发展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lda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称论,它的提出是关于如何确定语词意义的一种主张,即主张一个语词的意义就是这个语词所指称的对象,指称论研究是当代语言哲学重要的一环。语言哲学的中心问题是意义问题和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而指称论的中心问题就是意义与指称的关系,并认为语词的意义就是语词的指称。这样,指称论不仅对意义问题做出了回答,也从理论上建立起了语言和现实世界的关系,这标志着哲学有了新的发展。其中,弗雷格是这一理论的先驱,由他开始了哲学在语言学的转向,并且弗雷格的指称论对于传统指称论来说,是一场极具革命性质的演变甚至是对传统指称论的颠覆。意义与指称的区分,是弗雷格对指称论的主要贡献;罗素是弗雷格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但是罗素的观点却和弗雷格大不相同,罗素似乎是传统指称论的坚持者,又将意义与指称划为同类,但是他的摹状词理论的提出,却将传统指称论所遗留的问题给解决了,从这点来看,罗素的指称论又是一个创新并从语义学角度将指称论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斯特劳森则是从日常语言的角度,对罗素的指称论进行批判,并首次将语用学引入到指称论中,这为指称论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同时也为后来指称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笔者发现,当代的指称论的新发展,都是以这三人的理论研究基础扩展而成,因此这一时期,指称论的演变过程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本文旨在从弗雷格,罗素,斯特劳森的指称理论中,梳理这一时期指称论的演变及其发展。继而揭示指称论演变的内在逻辑,并结合当代指称论的主要观点,展望指称论未来的发展。
其他文献
安东尼奥·葛兰西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意大利无产阶级政党领导者。面对着本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欧洲各国工人运动的低潮,葛兰西在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强调
h指数是由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一个科技贡献评价指标。该指标起初是为了衡量单一学者的学术成就,后来被扩展应用到科研团队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乃至地区或国家等群体成就的评价。本研究基于科学计量学的视角,对从WOS数据库中检索到的2006-2012年(总计7年)间1096篇关于h指数研究的文献做了统计分析,凸显了该领域内的中心课题和研究热点。本研究:(1)利用Bibexcel软件,通过词频分析法
“关学”与“洛学”是北宋理学初创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学派,吕大临先后师事张载和二程,是关洛两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其会通张、程而又自成一家,在礼理会通视域下,构建了其独特的
食品安全问题对国民公共健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都有着重要意义,民以食为天,食品是否安全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但近年来,食品安全成为被“标红”次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