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气温对建筑围护结构吸收太阳能的影响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liutaost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急速增加同时也引起了住房需求的扩大。房屋建筑规模的增大引发了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建筑能耗的增高。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全年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在总能耗中,建筑能耗占30%~40%左右。据统计,全国新建以及既有房屋中能够达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不足1%,而约210亿平方米的住宅建筑存在着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差、供热系统热效率低下等问题,建筑节能己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筑围护结构包括墙体结构、门窗以及屋面等,而墙体作为围护结构的主体部分,在冬季充分吸收太阳能是降低供暖能耗的主要途径。太阳辐射加热墙体后,受热墙体通过对流散热向大气中散发热量,因此墙体对太阳能的净吸收热量不仅受墙体表面吸收系数的影响,还受控于墙体表面温度和对流换热系数。此外,加强墙体结构的保温系统可以有效地减缓建筑物的热损失,对建筑节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见的墙体保温方式可分为内、外保温。由于内、外保温墙体暴露在室外侧的结构不同,内保温时与大气接触的是热容量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层,而外保温时与大气接触的是热容量较小的保温材料,因此内、外保温墙体的外表面温度差别很大,导致受太阳辐射加热的墙体通过对流换热向大气中的散热量差别大,进而影响了墙体对太阳能的实际吸收效果。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非集中供暖地区,供暖需求以及采暖时间不同使室内气温不同,冬季室外气温比室内气温低,所以室内气温越高,墙体由于室内外温差增大所造成的热量损失越大,使得外墙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由于室外气温影响着墙体的外表面温度,而室内外温差影响着墙体的热损失,因此,室外气温和室内温度均是影响墙体吸收太阳能的重要因素。室外气温不断变化,因此围护结构的传热过程为非稳态过程,为了寻求墙体太阳辐射净得热量与室、内外气温以及保温层位置的直接关系,本文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为研究背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探讨室内外热环境和保温方式对墙体对太阳能吸收效果的影响,为优化建筑节能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室外气温越高而室内气温越低,墙体对太阳能的吸收效果越好。另外,不管室内、外热环境如何,内保温墙体的太阳能净得热量始终都是外保温的大约2倍以上,这表明内保温更有利于长江下游地区居住建筑对太阳能的吸收;随着室外气温的升高,在室内平均气温较低时内保温墙体吸收太阳能的优势更为显著。根据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非集中供暖特征,大多数居住建筑采用人在供暖,人离停止的间歇式供暖方式,与一些寒冷的集中供暖地区相比,室内平均气温偏低,而室外平均气温较高,因此采用内保温能更有利于实现该地区冬季建筑节能。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着融资困难、存活率极低、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特别是财务监管方面存
选取体质量为(7.24±0.02)kg的健康"杜洛克×长白×约克夏"(DLY)断奶仔猪24头,按体质量相近和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
依法治国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加强对权力的制度制约,也需要通过推进公民社会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社会制约。实现对权力的社会制约,则需赋权社会。目前,网络参与力量、非政府组织、
传统图像旋转算法存在颜色失真和锯齿边缘的现象,为此,分析最近邻插值模型和曲面拟合模型,提出一种基于移植理论的图像旋转算法。该算法利用调色板信息避免颜色失真,借鉴移植
利用细胞生物学的方法, 研究了四种不同的细胞在经过改性的壳聚糖(CHITOSAN) 膜上的生长,测定了细胞相对黏附力、细胞初始黏附率, 并利用FDA 实验测定了细胞活力,从而从多个方面评价了这几种不
结合磁瓦表面机器视觉自动识别系统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形态学滤波的缺陷提取方法.针对磁瓦表面缺陷对比度低、图像中存在磨痕纹理背景和整体的亮度不均匀等难点,设计
采用Bresenham画线算法增量定位的思想,提出一种基于Bresenham算法的图像旋转快速算法.该算法减少了图像旋转中大量的浮点运算以及取整运算,可以在保证旋转质量的前提下,大幅
针对DDN网络,提出了一种视频会议加密技术。所采用的比特流加密技术,使得加密的多媒体信息具有很强的保密性;密钥管理通 过IP网络传输,结合PKI与智能卡技术,可以保证密钥传输
对我国社区护理的功能、组织管理、供需状况、社区护士的就职场所、护士数及护理专业水平、社区护理教育体系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行综述,提出系统构建社区护理服务框架,在
<正>青年是两岸关系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两岸领导人都很重视对于青年一代的培养和教育。习近平会见朱立伦时曾表示:应"更多关注两岸青年成长,为他们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