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当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一直以来,由于石油煤炭的储存量不断下降,再加上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关注和重视,可再生资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亲睐。纤维素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一类可再生资源,每年仅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的纤维素就达5000亿吨。换句话说,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另外,纤维素还具备高分子量,高结晶度,可生物降解,良好的相容性,优异的力学性能等特点,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纤维素基复合发光材料是一种通过物理或者化学的方式,将纤维素与发光材料复合的新型功能材料。它不仅具有天然高分子的特点,而且还赋予了其独特的发光性质。目前,纤维素基复合发光材料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探讨不同种类且具有特殊应用价值的纤维素基复合荧光材料已引起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工作分别采用不同的复合方法合成了纤维素基复合荧光材料,并且对产物的结构、性质和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点:首先,采用NaOH/Urea为溶解体系,通过简单的物理掺入法,合成了以纤维素为基质,Sr2Si5N8:Eu2+为增强填料及转光剂,性能优越的纤维素/Sr2Si5N8:Eu2+复合膜。实验中,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复合膜的截面和自由面,结果表明纤维素与Sr2Si5N8:Eu2+的纳米颗粒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同时,加入Sr2Si5N8:Eu2+后,与纯的纤维素膜相比,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从转光材料的应用角度出发,发现复合膜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光(400 nm以下),转换为红光(600-700 nm)。并且,通过调节转光剂的含量,可以调控转光膜的发光强度。然后,以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试剂为溶解体系,纤维素为基质,考察了其与碳点结合的方式与应用。红外光谱表明了纤维素在溶解的过程中分子链上的一部分羟基发生了氧化,并且转换成羧基,当加入碳点后,羧基与碳点表面的氨基发生作用,生成了碳氮键,从而将纤维素与碳点连接起来。另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纤维素与碳点结合的方式。接着,考察了200~420 K范围内的温度对复合物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发光粉对温度具有传感性能,通过线性拟合后,得出了线性相关系数,约为0.99。最后,通过以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为原料,水为溶剂,制备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碳点的复合膜。从红外分析可知,羧甲基纤维素与碳点之间通过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连接在一起。并且,力学性能测试,也证实了羧甲基纤维素与碳点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互作用力。同时,一系列的光谱数据表明羧甲基纤维素与碳点的复合膜在不影响可见光吸收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吸收紫外光,转换成有用的蓝光,有望作为转光材料应用于现代农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