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惯性测量单元标定技术及误差补偿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h482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惯性测量单元(Micro 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由硅微机械陀螺仪和微加速度计构成,是微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测量精度将直接决定微惯性导航系统的导航精度。与传统的惯性器件相比,微惯性型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可靠性高、成本低等优点,在民用和军用领域都呈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硅微机械陀螺和微加速度计自身结构较小,器件构成材料对温度较为敏感,因此受工作环境和温度的影响较大,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测量误差。想要提高微惯性导航系统的精度,就必须想办法减小系统误差,大量研究表明,微惯性测量单元的误差占微惯性导航系统误差的90%以上。误差建模补偿法是提高微惯性测量单元精度的一种有效途径,而标定是误差补偿的前提,本文主要围绕微惯性测量单元误差的标定和误差补偿进行研究。首先分析了微惯性测量单元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性能参数和各种可能的误差来源,把微惯性测量单元的主要误差分为三类,静态误差、温度误差和随机误差。其次针对静态误差,对微机械陀螺和微加速度计进行误差建模,通过“六位置正反转”法标定出微机械陀螺仪和微加速度计的主要误差项。针对微惯性测量单元对温度敏感的特点,分析了微机械陀螺仪和微加速度计的温度特性,对比几种常用温度误差模型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采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温度误差进行建模,通过温度实验,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辨识出温度补偿模型参数并用于温度补偿。然后提出一种微惯性测量单元整体标定的新方法,对陀螺仪和加速度计进行整体误差建模,给出详细的标定编排和具体解算公式。最后针对微惯性器件的随机误差,运用随机信号处理方法及时间序列分析分析理论对惯性器件的随机漂移进行建模,以便运用Kalman滤波对器件随机漂移进行滤波处理。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逐步建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着科学才是第一发展力,而科技的全面提升以及不断发展也大大的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品質,随着科技产品的普及,电的作用在人民生活中占着越来越多的地位,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电,那么电力作为国民不可缺少的东西,如果一旦因为自然因素、环境因素出现故障,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所以针对配电线路在日常运行中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尽量降低在运行故障中造成巨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通信传输数据量的不断增加,当前军事领域主要采用的微波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信息传输速率和带宽的要求,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人们的首选。但部分地区由于
在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管道的科学安装是保证其质量以及安全生产的前提,对石油化工企业生产有着直接影响.只有对石油化工工艺管道安装质量进行严格控制,才能更好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