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致变色器件的WO3薄膜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来源 :西安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致变色是指通过外加电流或者电压的条件下,随着阳离子的嵌入/脱出,材料颜色可由某种状态逐渐过渡到其他状态,通过交换电场或电流方向之后,材料颜色状态能稳定可逆的现象。WO3作为目前使用最普遍能发生电致变色现象的材料,在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方面具有优异的表现,利用WO3薄膜研制的无机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同时也具备光学调制幅度大、成本低、循环稳定性好等方面的优点。但是在制备WO3薄膜及器件存在许多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的问题,是制约电致变色技术实际使用和市场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详细研究了磁控溅射法制备WO3薄膜,并探讨了制备过程中不同参数(溅射功率、氧氩流量比、工作气压)对于WO3薄膜的微观形貌、光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预实验得到所用参数的制备范围,然后通过对制备薄膜进行沉积速率测试、透过率测试、表面形貌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通过研究,成功获得了薄膜最佳的制备参数,在溅射功率为175 W,工作气压为2.0 Pa,氧氩流量比为60:20。对该参数条件下制备的薄膜透过率变化幅度高达66%,最大透过率为85%,着色/褪色时间均在10 s以内(9.6 s/6.4 s)。对薄膜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薄膜有较好的电致变色性能且稳定性较好。其次,本文通过退火实验制备了晶态的WO3薄膜,探究了晶态WO3薄膜对光学性能和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规律。实验通过对比发现,非晶态的WO3薄膜的光调制范围能力更加优异,且薄膜具有的初始透过率更高,电致变色速率更加的迅速。对非晶态的WO3薄膜进行热处理到400℃可将非晶态薄膜转变为单斜晶态薄膜,由于退火处理会使薄膜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致密,会有少量的Li+深层进入薄膜内部,薄膜的着色程度会更深,但是退火处理会减少Li+的传输通道,造成循环伏安性能下降。通过对晶态薄膜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双电位循环1500次薄膜的电流密度趋于稳定,稳定性优于非晶态薄膜。最后,采用实验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O3薄膜,在此基础上制备Li PON电解质薄膜,并组装了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通过测试在波长550 nm处该器件的透过率变化高达50.6%,基本上能满足器件的透过率变化幅度。但是受固体电解质Li+传导能力的限制,器件的响应速率较慢,在循环伏安特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
其他文献
采用真空预压法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泥时,处理过程中疏浚泥将产生大幅度沉降,不可避免地将引起塑料排水板的弯曲,从而影响疏浚泥加固效果。为进一步明确塑料排水板弯曲对真空预压处理疏浚泥加固效果的影响,对塑料排水板联合真空预压处理高含水率疏浚泥开展了室内足尺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真空预压过程中塑料排水板将产生弯折型弯曲和非弯折型弯曲,且弯折型弯曲出现的位置随真空预压时间的增加逐渐向塑料排水板下部移动。弯折型弯
煤热解废水成分非常复杂,污染负荷高且生物毒性强烈,根据当前工业现状,生化处理效果不理想,且在常规指标未明显升高时,还常出现微生物的生长抑制甚至大量死亡。为了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需要对废水的毒性来源以及变化进行解析。煤热解废水组成复杂,含量差异大,在使用色谱分析时常出现色谱峰重叠、面积差异大等问题,分析难度较大。本文根据煤热解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特点,采用三辛胺萃取结合大孔树脂分级吸附的方式将污染物进
档案虚拟展览作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新形式,能够超越时空限制,为观众提供沉浸式、交互式观展体验,有利于讲好档案故事,增强宣传效果。中福公司在中国活动期间形成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这些档案记录了中福公司的历史变迁,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以中福公司档案为例,从档案价值、技术优势和多元主体等方面探究中福公司档案虚拟展览可行性,提出满足公众需求的沉浸式体验、实现档案内容的多样化展示
多屏并置的时代下,影视媒介日益成为纪录保存和普及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和工具。而影视人类学关于非物质文化真实性建构的理论,以及人类学纪录片、动画片的创作实践,为我们探讨动画在“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以及普及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了方法论基础。本文以影视人类学的视角,研究影视动画与非物质文化活态特征的关系,以期为促进动漫与“非遗”深度融合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分为四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
在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目标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指导、帮助作用,因此高校须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积极创新和优化就业指导,为学生就业指明正确的方向。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才,而学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还有一些高校在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就业指导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因此,高校应认真分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
WO3的结晶程度对其电致变色特性有很大影响,本研究首先使用溶剂热法制备晶态WO3垂直纳米线阵列,随后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其表面包裹一层Ti掺杂氧化钨(WO3-Ti)非晶态薄膜,从而得到晶态WO3@非晶态WO3-Ti核壳复合阵列结构。通过SEM与TEM可以观察到非晶态薄膜的厚度约为3~7 nm,并且非晶层的沉积并不破坏纳米线阵列结构。相比于纯WO3纳米线,核壳纳米线的吸收峰发生了轻微红移,且XPS检测
以氧化铟锡(ITO)玻璃为基底,采用直流反应磁控溅射法在室温环境下制备了高透过率调制的NiOx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电镜(SEM)、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 3600)对薄膜进行分析和表征,研究溅射过程中氩氧比、气压、功率对薄膜结构、形貌及电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NiOx薄膜表面有明显的结晶颗粒及孔隙,并沿(200)晶面择优生长;随着气压、功率、氧分压的增大,透过率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术中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6例骨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住院期间是否发生下肢DVT将患者分为血栓组(n=43,发生下肢DVT)和对照组(n=93,未发生下肢DVT)。分析骨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的术中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血栓组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大腿周径手术前后差值、
伴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双减”政策下构建高效课堂,一直以来都是各学科教师教育研讨的重点。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言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对“双减”政策仍存有片面化的认知行为,无法将其引入其中,达到提质增效。基于此,本文融合政策要求与教学实践,对如何有效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展开了探索。
为控制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避免在施工环节中出现纰漏,结合实际思考,首先分析公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优势,其次阐述公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最后提出公路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公路桥梁建设部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