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1451标准在工业无线传感网络中的应用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工业现场市场过于细分,市场上现有的智能传感器网络和现场总线种类繁多,在实际的应用中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缺少公认的传感器标准接口对于制造商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使传感器支持所有现有的通信协议就成为了一种重要且十分昂贵的方法。IEEE 1451标准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推出的,它定义了一组智能传感器与网络连接的标准接口。工业现场目前基本都是采用有线方式连接,而工业现场存在环境恶劣和布线困难的问题,采用无线网络传感器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因此,IEEE标准推出了其无线标准部分,即IEEE 1451.5。IEEE 1451.5标准是一个比较新的标准,目前国外只有少数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而国内还没有任何研究机构和个人对它进行详细研究。此外,国内外传感器厂商对IEEE 1451系列标准以及该系列标准之间的关系还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对IEEE 1451标准的研究以及如何将IEEE 1451.5标准应用于工业现场环境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智能传感器网络已有的标准进行了归纳和研究,分析了当前各标准在工业智能传感器网络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而采用IEEE 1451系列标准可以有效解决现场总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紧接着对IEEE 1451系列标准特别是IEEE 1451.5标准及所涉及的变送器电子数据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综述了当前无线通信标准的发展状况,IEEE 1451标准定义的智能无线传感器网络包含两个基本节点:网络能力应用处理器(NCAP)和无线变送器接口模块(WTIM),本文采用了将IEEE 1451.0标准与IEEE 1451.5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在本次设计中,通过在IEEE 1451.0层和IEEE 1451.5层采用通用的API进行封装,使得无线通信设备模块独立于节点的设计,从而大大简化了无线智能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和生产,并提供了各厂家产品以及各无线通信标准的互操作性。最后对NCAP节点进行了设计和模拟实现。
其他文献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无线移动通信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研究人员面临着无线通信资源的日渐紧张和人们对通信服务
近年来,信息产业飞速发展,随着人们对多媒体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作为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巨大的
随着人类深空探测活动的快速发展,深空图像采集的数据量呈现几何倍数的增长,然而有限的深空通信带宽与大数据量的传输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高效率的星载图像压缩技术成为
了广泛地运用。但是,由于无线传感器本身具有有限的带宽和有限的能量等限制,当传感器的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网络的容量和性能将会急剧下降。此时,通过分级技术将网络规模缩小
随机间断连接无线互联网作为DTN网络中的一种,其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监测网络、军事战场网络、外太空网络等。随机间断连接无线互联网的特点是不满足传统路由协议工作的基本假
玻璃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比如:气泡、条纹和结石。这些缺陷都是在熔制过程中发生的。对于玻璃缺陷的允许程度,取决于该制品的用途。一般来说,不允许玻璃中有大量的
随着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以其信息量大、控制灵活、易于存储等特点,已逐步替代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如何给用户提供更加友好的
Gallager提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ow-Density Parity-Check,LDPC)码作为一种性能逼近香农限的好码,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长的伪随机LDPC码在无记忆信道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