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MMP-9、MMP-1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MMPs与NSCLC的生物学特性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本实验设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组织切片中MMP-9、MMP-13的表达情况,及二者的表达与NSCLC的生理学特性、临床特点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并进一步探索MMP-9与MMP-13之间的内在联系,及二者在协同影响NSCLC进展过程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能为NSCLC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的参考的指标,有利于降低NSCLC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同时为临床医生准确的掌握病情及评估肿瘤的预后提供新的参考线索,也为抗肿瘤药物的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及新的研究方向。材料与方法:所有肺组织的石蜡标本均由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提供。取2005年~2011年间手术活检的石蜡标本,经由病理诊断筛选出NSCLC组织标本60例,同期手术的肺部良性病变10例。在NSCLC组中:①性别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②年龄组:≥50岁42例,<50岁18例(42-73岁,平均60.59±11.40岁);③肿瘤类型:鳞癌38例,腺癌22例(按照WHO《肺肿瘤组织学分型》(1981年)分类标准进行分类);④病理学分级:高-中分化42例,低分化18例;⑤淋巴结转移:伴有淋巴结转移组21例,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组39例。对照组:①性别组:男性7例,女性3例(年龄45-75岁,平均48.50±10.60岁);②病理分型:肺大疱3例,支气管扩张4例,肺部炎性包块3例。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染色技术检测NSCLC组和对照组中的MMP-9(工作浓度1:100)、MMP-13(工作浓度1:100)的表达情况。实验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NSCLC组和对照组中,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6.7%、10.0%,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66.7%、0.0%,二者在NSCLC组与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NSCLC组中:①性别分组(男性36例,女性24例),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80.6%、70.8%,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69.4%、87.5%,二者在本组中的表达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年龄分组(≥50,<50),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3.8%、83.3%,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76.2%、66.7%,二者在该组中的表达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病理类型分组(腺癌组、鳞癌组),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63.2%、100.0%,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55.3%、86.4%,MMP-9、MMP-13在该组中的表达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④病理分化程度分组(高+中分化组、低分化组),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73.8%、83.3%, 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57.1%、88.9%,MMP-9、MMP-13在本组中的表达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伴淋巴结转移组、无淋巴结转移组),MMP-9的阳性率分别为90.5%、69.2%,其本组中的表达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MMP-13的阳性率分别为85.7%、56.4%,MMP-13在本组中的表达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5)。通过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MMP-9与MMP-13在NSCLC中呈正相关(r=0.92,P=0.000)。结论:MMP-9、MMP-13在NSCLC组中均呈现过表达趋势,而二者的表达情况与NSCLC组的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性。MMP-13、MMP-9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鳞癌,且二者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均有密切联系。MMP-9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无明确的相关性;MMP-1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紧密的联系。通过上述分析,考虑MMP-9、MMP-13与NSCLC亚型的生物学特性有明确关联,二者在NSCLC的生理学特征及转移灶的发生、发展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