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金经理人声誉的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eetl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与发展,我国基金业蓬勃发展起来。根据证监会在2014年9月份公开的信息,目前我国共有基金管理公司95家,证券投资基金1803只,可见我国的基金业发展之迅速。然而我国基金业发展具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起步晚,发展快,仍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基金经理人违法违规行为频发。对于整个基金市场而言,2013年是极不平静的一年,一桩桩事件似炸弹般接连炸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同时使基金经理人声誉受损严重,投资者对基金经理人整体的信任度不断下滑,基金经理人亟需提升声誉水平以稳定投资者的信心。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基金经理人声誉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不多,鲜有文献结合具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且分析视角有待进一步完善。鉴于此,本文将对目前我国基金经理人的声誉现状进行分析,基于内部、外部两方面视角分析基金经理人声誉的影响因素,内部因素以基金经理人自身为出发点,外部因素则结合基金行业、外部监管、市场非理性三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进而为基金经理人提升声誉水平提供相应对策,从而稳定投资者信心,改善基金经理人的声誉现状。  本文主要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法、博弈及声誉模型分析法。在基金经理人声誉的内部影响因素分析中,本文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先从理论角度分析可能存在且容易量化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分析,选取2005年前成立的所有21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为研究样本,通过各参数的估计及显著性的判定,明确导致经理人声誉受损的内部因素。在基金经理人声誉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本文以基金行业、政府监管、市场非理性三方面为出发点,结合博弈论分析声誉激励约束机制的作用机理,并将市场非理性因素引入声誉模型中。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基金经理人声誉的内部因素包括基金业绩、基金分红、基金的重仓持股集中度、基金规模、机构投资者所占比重以及基金经理人的诚信状况,影响基金经理人声誉的外部因素包括经理人考核方式、声誉机制、基金管理公司风险控制制度、外部监管以及市场非理性等因素。本文进而为基金经理人提升声誉水平提供相应对策,基于内部影响因素提出的对策包括:创造优良基金业绩;注重重仓持股集中度及规模合理化;注重基金持续性营销及机构投资者需求;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及诚信度。基于外部影响因素提出的对策包括:注重考核方式的合理化;健全声誉机制与风控制度;加强外部监管;理智面对市场非理性。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关键一环利率风险计量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迄今为止,商业银行所广泛采用的利率风险计量技术主要有传统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法,久期分析法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