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是从全国范围,还是从广东省内看,惠州地区都不算是水旱灾害的重灾区,但正是如此,惠州地区的自然灾害史都没有得到重视。为了弥补这个不足,本文在前人研究方法和成果的基础上,将清代作为研究的期限,以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清代惠州府的自然地理概况,然后通过对清代惠州府的水旱灾害史料进行数据统计,并通过图表分析等方法,总结出了清代惠州府水旱灾害的时空分布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清代惠州府水旱灾害的社会影响,在社会经济方面,水旱灾害的发生会导致人口死亡、建筑损毁、农作物失收等等;而如果上述情况处理不好,往往会导致流民和饥荒的出现,为了不让流民和饥荒的情况持续恶化,清政府是怎样采取措施赈济和安置饥民,本文就以雍正年间的一次水灾作为例子进行了很好的说明,本部分还介绍了水旱灾害是如何影响惠州府的民间信仰的。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惠州府地区是如何应对水旱灾害的,在防灾方面,惠州府不同地区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分别修筑堤围或建设陂塘,因地制宜地建设水利系统,体现了惠州府人们的智慧;在备灾方面,惠州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建设不同的仓储系统;在救灾方面,除了有系统的救灾程序以外,还有多种救灾措施,主要有蠲免、赈济、平粜等;在灾害发生之后,除了政府以外,惠州府的士绅阶层为了达到各种的目的也会参与到救灾的行动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