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皮肤浅部真菌病的抗真菌药物临床敏感性的研究,掌握抗真菌药物疗效强度的相对排列谱系,使临床医生科学、有效、合理地选择抗真菌药物,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市售的克霉唑软膏、咪康唑软膏、联苯苄唑软膏和我院自制的伊曲康唑软膏。对临床常见的皮肤浅部真菌病,即具有典型症状、体征的手足癣、体股癣患者,且真菌直接镜检阳性,分4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采用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评价疗效,临床疗效4级评分,真菌学疗效2级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X~2处理。结果:4个治疗组疗效对比数据显示:除咪康唑组与联苯苄唑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外,克霉唑组与联苯苄唑组、咪康唑组、伊曲康唑组之间,咪康唑组、联苯苄唑组与伊曲康唑组之间,均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表明,抗真菌药物和抗细菌药物一样,具有相对的抗菌强度谱系。针对最常见的红色毛癣菌,排列出4种抗真菌药物的抗真菌性能顺序:伊曲康唑软膏>咪康唑软膏≈联苯苄唑软膏>克霉唑软膏。此谱系清晰明了,各组药物代表性强,尤其对不具备作真菌培养及药敏的各级医院,具有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