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习惯调查与中医辨证关系的探讨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ke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常型痤疮是皮肤科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炎症性、损容性疾病,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及心理健康。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很多痤疮患者认为饮食习惯是痤疮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但关于饮食和痤疮的关系多年来颇受争议。故本课题旨在调查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并探讨其与寻常型痤疮发病的关系;探索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与寻常型痤疮不同中医分型的内在联系;为干预寻常型痤疮的发生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2017年04月至2018年01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皮肤科并符合纳入条件的寻常型痤疮患者232例,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资料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按性别、年龄1:1配比232例排除痤疮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将所有采集信息录入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将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232例寻常型痤疮患者中,男91例(39.2%),女141例(60.8%),男女比1:1.55,平均年龄24.00±5.19岁,以21~25岁为该病的高发年龄段(40.1%)。②痤疮严重程度Ⅰ级者75人(32.3%),Ⅱ级者103人(44.4%),Ⅲ级者44人(19.0%),Ⅳ级者10人(4.3%),明显Ⅰ级、Ⅱ级患者居多。③χ2检验单因素分析显示:皮肤类型、压力、入睡时间、全脂牛奶、脱脂牛奶、红肉类、蔬菜类、甜食、辛辣食物、油炸膨化类、奶油制品、水果类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这些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油性皮肤、熬夜、常饮全脂牛奶、常饮脱脂牛奶、常食红肉类、常食甜食为寻常型痤疮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OR>1);常食蔬菜类和常食水果类为寻常型痤疮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OR<1)。④本研究中寻常型痤疮中医证型构成由多到少依次为:湿热内蕴证90人(38.8%)、肺经风热证70人(30.2%)、肝气郁结证27人(11.6%)、冲任失调证23人(9.9%)、血瘀痰凝证22人(9.5%)。不同中医证型的痤疮严重程度的分级不同。血瘀痰凝证患者不常饮水、常食用烟熏烧烤、甜食的占比最高;湿热内蕴证型常食用奶油制品、红肉类、海鲜类、辛辣食物、油炸膨化类、奶茶的占比最高;肝气郁结证患者熬夜及压力大的占比均最高。结论:饮食及部分生活习惯与寻常型痤疮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油性皮肤、熬夜、常饮全脂牛奶、常饮脱脂牛奶、常食红肉类、常食甜食为该病的危险因素;常食蔬菜类和常食水果类为该病的保护因素。寻常型痤疮患者的常见中医证型以湿热内蕴证及肺经风热证为主,在防治痤疮的过程中,除了重视药物的治疗外,更要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
其他文献
针对北京传统民居建筑木结构损坏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梳理了损坏的类型和形式,并以现代力学原理对这些损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所给出的计算结果,为木结构定损和修缮提供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