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操作风险至始至终是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商业银行频繁发生操作风险案件并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使其受到金融业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新资本协议(2004)正式将操作风险作为重点内容纳入资本监管范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将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提上正式纳入监管重点,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稳定必须要有效地对操作风险进行科学防范和控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探索和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事件频频发生,严重损害了银行业的社会形象、银行经营和金融市场。2007年5月,中国银监会在《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可能损失的风险。因此,信息科技系统能否稳定运行是当前银行操作风险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和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信息科技基础设施、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核心系统升级换代,电子渠道进一步丰富,有力地支撑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和快速发展。伴随着商业银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操作风险也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如何降低操作风险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主要研究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结合商业银行的现状及特点,建立一套适合当前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涵盖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整个业务流程的,基于信息系统的全面风险防控体系;二是以商业银行全面操作风险防控体系研究为基础,结合商业银行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和事后风险监督的全面操作风险防控机制,通过多种风险防控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与商业银行综合业务系统的无缝衔接,构建起基于综合业务系统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和架构。本课题的创新点就在“从信息系统的角度整体构建商业银行操作风险防控体系”,通过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的分析,结合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提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操作风险防控体系,并通过山东城商行联盟综合业务系统进行充分实现,在当前风险防控流程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全面的操作风险控制,最大程度地满足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对信息技术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