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高死亡率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常引起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格拉泽氏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达15种,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疫苗免疫交叉保护率低。因此,抗生素治疗仍然是目前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加米霉素是治疗家畜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PK/PD)关系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阐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高死亡率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常引起多发性纤维素性浆膜炎和关节炎,又称格拉泽氏病,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同时,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多达15种,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疫苗免疫交叉保护率低。因此,抗生素治疗仍然是目前有效控制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重要手段。加米霉素是治疗家畜呼吸系统疾病的新型大环内酯类药物,而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药动/药效(PK/PD)关系研究,目前未见报道。本研究在阐明猪体内加米霉素药动学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加米霉素在猪血清中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抗菌活性,建立半体内PK/PD同步模型,并获得相关药效参数靶值,同时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合理的给药剂量,为临床指导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选取6头三元杂交猪,按照6.0 mg/kg剂量进行加米霉素单次静脉、肌肉和皮下注射给药。不同时间点的采集的猪血清样品采用HPLC-MS/MS法检测分析,检测限为0.5 ng/m L,定量限为1.0 ng/m L,血清中加米霉素的回收率在90%~110%之间,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药时数据采用Win Nonlin非房室模型分析获得相关药动学参数。加米霉素6.0 mg/kg单次静注给药后:T1/2λz(25.7±2.23h),AUClast(5.93±1.07mg?h/L),AUCinfinity(6.15±1.13 mg?h/L),Cl(1.01±0.17 L/kg/h),Vss(18.8±3.12 L/kg),MRT(18.7±1.49 h);加米霉素6.0 mg/kg单次肌注给药后:Tmax(0.63±0.49 h),Cmax(1.07±0.41 h),T1/2λz(26.5±4.67 h),MRT(20.3±3.68h),F(117.5%);加米霉素6.0 mg/kg单次皮下注射后:Tmax(2.16±1.68 h),Cmax(0.58±0.15 h),T1/2λz(28.1±4.08h),Cl/F(1.08±0.37 L/kg/h),MRT(21.6±2.52h),F(100.9%)。结果表明,加米霉素肌肉和皮下注射给药后,药物吸收迅速,具有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和单次给药药效持久等特点。采用CLSI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在CAMH肉汤和猪血清中测定加米霉素对副猪嗜血杆菌LM15的MIC为0.5μg/m L和0.06μg/m L。进一步对比加米霉素在肉汤和血清中对19株临床分离副猪嗜血杆菌的敏感性差异,获得加米霉素在肉汤中的MIC值为血清中的8.93倍,具有明显的血清抑制效应。以分光光度法测定1×和4×MIC加米霉素作用后副猪嗜血杆菌的抗菌后效应(PAE)分别为1.5 h和2.4 h,其抗菌后亚抑菌浓度药效(PA-SME)则为2.7~4.3 h。含加米霉素猪血清中的半体内药效结果表明,单次肌肉注射给药后,36 h以内的血清对副猪嗜血杆菌LM15均具有显著的抑菌或杀菌效果。将半体内的药效结果和PK数据进行整合,采用Sigmoid Emax建立加米霉素在猪血清中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半体内PK/PD同步模型,计算得到加米霉素在猪血清中对副猪嗜血杆菌达到抑菌、杀菌效应和细菌清除效应的AUC12h/MIC值分别为8.5 h、15.6 h和21.8 h。进一步结合剂量公式和临床菌株(n=192)的MIC正态分布,通过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得出加米霉素的推荐给药剂量(6.0 mg/kg)对于当前临床分离的副猪嗜血杆菌(MIC≤16μg/m L)的有效治愈率为88.65%,而实现90%的有效治疗所需的3天最小给药剂量为6.64 mg/kg,表明当前加米霉素推荐剂量间隔3天给药对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实验结果将为加米霉素临床给药方案调整和评估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其他文献
兽用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导致环境中抗生素的残留和微生物的耐药性,因此值得关注环境中兽用抗生素残留对共存的抗生素敏感菌和耐药菌的影响及机制。基于此,本文研究了强力霉素胁迫下敏感型和耐药型大肠埃希氏菌在共培养时的适应性差异,并通过比较两者的代谢性能解释其机制,为科学评估兽用抗生素及其耐药菌的环境效应提供参考。以大肠埃希氏菌K12为研究对象,选取第0代敏感型和经强力霉素梯度浓度传代驯化的第38代耐药型,交叉
经由知行合一,阶级的经济形态提供社会知识的统一原理,这涉及阶级关系及其统治形态的如何"知识具象"问题,引发对"《资本论》原理"的重新审视。据此,必须充分重视《资本论》对商品经济形态"知"和"行"的界定,科学引出唯物史观的知识规定——历史类型学、矛盾结构学及其危机形态学。阶级社会知识原理进而"阶级学"和"档案学",其实是表明:唯物史观不外在于《资本论》,而内在于《资本论》,盖因在知识生产上唯物史观乃
黄羽肉鸡是我国特有家禽品种,羽毛的生长发育状况是其重要的商品性状,决定其销售价格。然而,在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约有15%的黄羽肉鸡出现羽毛发育迟缓并存在不同程度的脱羽现象,降低了其活体外观及屠体品质,但其原因尚不清楚。因此,本论文研究了黄羽肉鸡胚胎期和生长全期羽毛生长发育规律、胚胎期毛囊形态发生过程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质的表达规律;并基于鸡胚胎模型,探究了Wnt/β-cateni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的禽类疾病,严重影响着世界养禽业的发展。IBV基因组具有非常高的突变率和重组率,在有宿主选择压和疫苗免疫压时更易发生突变,该特征导致IBV拥有众多血清型和基因型,由于IBV不同血清型与基因型之间交叉保护力较差,使得IB成为当前禽类疾病中最难防控的疾病之一。近几年,TW型IBV在中国南方流行逐年增多,成为普遍流行的基
本研究选用一株具有铅耐受性的凝结芽孢杆菌R11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铅干预下凝结芽孢杆菌R11作为益生菌添加剂添加在蛋鸡饲粮中对蛋鸡的益生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从基因表达调控及代谢活动水平了解铅对凝结芽孢杆菌益生功能的影响,同时为今后在蛋鸡饲料受铅污染的情况下,对凝结芽孢杆菌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首先观察铅干预下凝结芽孢杆菌R11对蛋鸡益生作用的表观现象,利用凝结芽孢杆菌R11冻干菌粉开展蛋鸡铅攻毒饲养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动物肌肉生长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因此,为了研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猪骨骼肌生长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做了以下探索:首先选取30头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三元杂断奶仔猪(公猪),试验0~14 d分为对照组(赖氨酸1.31%,n=12)和赖氨酸缺乏组(赖氨酸0.83%,n=18),试验结束后,对照组和赖氨酸缺乏组分别选取体重接
作为一种典型的非财报信息,战略合作信息具有独特的价值,正受到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的关注。以2007—2018年上市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公告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评分法和文本分析法全面评价了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并探讨了信息披露质量、信息披露"言行一致"的"短期"市场反应及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战略合作信息披露持积极反应,即战略合作信息披露质量越高,信息披露窗口期股票超额累计收益率越高。同
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是一种新的猪圆环病毒,于2016年在美国猪群中首次发现该病毒。随后,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多个国家报道了PCV3单独或混合感染的病例。PCV3与母猪繁殖障碍、呼吸系统疾病、多系统炎症以及仔猪先天性震颤等临床疾病相关。自2017年以来,我国多个省市及地区均检测到PCV3的存在,呈现广泛的分布及流行,对我国养猪业存在潜在威胁,
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原因是产生了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β-lactamases,ESBLs),该酶可以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加快了CTX-M型ESBLs的形成与传播。近年来,CTX-M-55已经成为了亚洲人类、动物以及环境中检测到的新兴ESBLs类型。本论文调查了我国广东省不同地区的食品动物源的沙门菌中CTX-M-55型超广谱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世界养猪行业中最具经济破坏性的疾病之一,它于1980年同时出现在北美和欧洲,其元凶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一条折叠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