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培茶树吸收氮磷钾的累积及利用特征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zm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磷、钾为茶树生长的营养“三要素”,茶树可以通过根系及叶片从环境中吸收氮磷钾养分,并通过转运系统分配、累积到树体各器官,参与生理代谢,以供茶树生长发育需要。在茶树栽培生理学和茶树营养生理学研究中,茶树对氮、磷、钾等三种养分的吸收累积及利用一直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已有的相关研究多以大田施肥试验或调查检测为手段,其结果易受土壤、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结论规律性较差。本文以茶树栽培学、植物生理学和植物营养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为指导,通过水培手段,以探讨茶树自身对氮、磷、钾的吸收累积及利用的基本规律及氮磷钾吸收累积的互作效应。旨在丰富茶树栽培生理中氮、磷、钾养分利用的研究,同时,为茶树栽培“精准施肥”和“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数据及指导。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水培茶树根部吸收氮、磷、钾的累积及利用特性。(2)水培茶树叶面吸收氮、磷、钾的累积及利用特性。(3)磷和钾对水培茶树吸收氮的累积及利用的影响。(4)氮对水茶树吸收磷和钾的累积及利用的影响。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水培茶树通过根部或叶面吸收氮、磷、钾,树体器官氮、磷、钾含量随培养液浓度变化表现出一定规律性。回归分析得出,水培茶树通过根吸收氮、磷、钾,叶片和茎上段氮含量随培养液氮浓度升高符合模型,茎中段和茎下段氮含量呈S型曲线增加,符合Y=A2+(A1-A2)/(1+e(x-x0)(dx))模型:茎上段磷含量随培养液磷浓度升高呈S型曲线增加,符合模型。茎中段磷含量随培养液磷浓度升高呈线性(Y=a+bx)增加;根部钾含量随培养液钾浓度变化符合模型,茎上段和茎中段钾含量随培养液钾浓度升高呈S型曲线增长,符合模型,叶片和茎下段钾含量随培养液钾浓度升高呈线性(Y=a+bx)增长趋势。水培茶树通过叶面吸收氮、磷、钾,叶片氮含量随喷施液氮浓度升高呈线性(Y=a+bx)增加趋势,根部氮含量随喷施液氮浓度变化符合模型。叶片磷含量随喷施液磷浓度变化符合模型,茎上段磷含量随喷施液磷浓度升高呈s型曲线增长,符合模型。茎上段钾含量随喷施液钾浓度上升呈线性(Y=a+bx)增长趋势。(2)水培茶树根部吸收氮、磷、钾的能力明显强于叶面吸收,根部吸收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24.59%~46.46%、7.38%~19.63%、15%~20%,叶面吸收氮、磷、钾的利用率分别为4.45%~19.69%、2.73%~5.14%、5.46%~11.76%。(3)水培茶树根部吸收和叶面吸收氮、磷、钾于树体的主要累积部位不一致。根部吸收氮、磷、钾主要累积于茶树的茎部或根部,茎部氮分配率为39.66%-64.84%、根部氮分配率在30%-40%之间,茎部磷分配率为38.34%~75.79%,根部钾分配率为36.46%~41.86%,茎部钾分配率为33.34%~44.97%。叶面吸收则主要累积于叶片,叶片氮分配率为52.83%~79.81%、磷分配率可达73.34%、钾分配率超过79.04%。(4)氮、磷、钾互施试验证明,氮与磷和氮与钾存在互作效应。施磷降低水培茶树的氮利用率,下降量在2.66%~23.54%之间,且施磷浓度越高降低越作用明显。钾可促进水培茶树对氮的吸收,提高氮利用率约11.52%。(5)低浓度氮条件下,水培茶树的钾利用率提高3.78%~11.66%,对磷利用率影响很小。高浓度氮条件下,水培茶树对磷和钾的利用率分别降低1.29%~12.68%、5.01%~7.79%。(6)施氮增强水培茶树根部对磷的累积能力,根部磷分配率增加15.12%~19.15%,减弱茎部的累积能力,茎部磷分配率降低16.23%~21.94%。氮促进钾向水培茶树叶片和茎部累积,钾分配率分别提高9.50%~13.49%、0.88%~8.96%,减少向根部的累积,钾分配率降低12.82%~19.43%。(7)施磷可以促进氮向水培茶树叶片累积,叶片氮分配率提高17.52%~46.12%,减少氮向茎部累积,茎部氮分配率降低13.87%~41.91%。低浓度钾促进氮向水培茶树叶片累积,叶片氮分配率提高10.60%~44.94%,高浓度钾促进氮向茎部累积,茎部氮分配率提高30.95%~46.10%。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