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蛛网膜囊肿开颅手术和分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quank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颅内蛛网膜囊肿开颅手术和分流手术的疗效比较。   方法:   收集我院从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诊断为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36例(开颅组24例、分流组12例)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比较颅内蛛网膜囊肿开颅手术和分流手术的疗效。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从年龄、临床表现、囊肿的体积、囊肿的部位、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统计学差异。近期疗效从术后1周症状缓解率、囊肿缩小率、并发症产生率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只有并发症产生率上有统计学差异,远期疗效从术后6个月症状缓解率、囊肿缩小率、并发症产生率、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上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并发症产生率、远期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   开颅组远期疗效较好,但创伤大,费用较高,适用于无全身基础疾病且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分流组近期疗效较好,但术后会发生导管堵塞等远期并发症,适用于年龄较大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他汀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卒中(ischemic Stroke IS)的确切疗效性已被广泛认可,强化降脂因其优越性已应用于临床,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作为最常见他汀药物,两者之间的选择仍存在
新闻事件:9月8日,第三届未来科学大奖在北京揭晓,包括袁隆平在内的七位科学家凭借其在相关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奖项。  作为一项“出身”民间、由企业家和科学家联合发起创办的科学奖项,未来科学大奖共设置“生命科学奖”“物質科学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单项奖金100万美元,由国内知名企业家和投资人捐赠。  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和参与。比如,著名的贝尔实验室是晶体管、激光器、太阳能电池、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