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元复合驱(ASP)作为一种最新型的三次采油技术,已成为油田开采后期采用的主要措施,已经在我国许多大型油田得到应用。随着ASP驱油技术大规模推广应用,三元复合驱油剂在运输、配制、存储、注入过程中一旦发生意外泄漏,势必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因此,研究ASP化学剂的环境行为和危害性,对于保障生产过程的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检测大庆油田ASP中化学剂组成和含量根据国内外现有的标准和环境评价方法,确定出ASP对环境影响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火碱、表面活性剂(包括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未磺化油)及聚丙烯酰胺;系统研究了各种特征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性,研究结果表明,ASP中碱和未磺化油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持久危害,且呈现出难处理的特点;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浓度较低时,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是随着浓度的升高其毒性增强;聚丙烯酰胺本身无毒,但是其降解产物会造成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
实验研究了ASP化学剂在土壤中扩散迁移的环境行为。选择黑土、黄土、盐碱土作为有代表性的土壤,通过室内土柱模拟实验,研究了三种典型污染物在土壤样品中的自然迁移规律和在模拟降雨环境下的迁移行为,结果表明,污染物在土壤中是垂直向下迁移的,一段时间内其特征污染物NaOH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不超过15cm、LAS迁移距离不超过20cm,而PAM迁移距离不超过15cm;关于PAM和LAS在环境中的吸附和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LAS在环境中有较快的降解速度,不同土壤颗粒对PAM有很强的吸附力。
经过对ASP特征污染物在土壤中环境行为的综合研究表明,意外泄漏的特征污染物大部分滞留在土壤浅层,垂直向下的迁移速率极慢,短期内对地下水源不构成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