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草原牧草营养价值评定及不同饲喂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b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乌拉盖草原放牧肉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乌拉盖草原的优势牧草及混合牧草进行营养成分变化规律分析,以及对肉牛不同饲喂水平条件下对生长性能的影响与不同牧草消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本研究旨在阐明乌拉盖草原牧草营养价值评定以及肉牛在不同饲喂水平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共分为三个部分:1.优势牧草及混合牧草营养价值评定本试验采集7、8月份的上下旬(7月5日、7月20日、8月5日、8月20日)四个阶段的乌拉盖草原优势牧草和混合牧草,测定分析其营养常规并计算GI值,结果显示鹅绒委陵菜GI值最高,营养品质最好;8月上旬(8月5日)混合牧草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时间段牧草的粗蛋白含量(P<0.05),且GI值最高,结果得出乌拉盖草原混合牧草在8月上旬营养品质最好,随后开始下降。2.混合草原牧草营养物质消化率变化规律本试验运用酸性洗涤木质素(ADL)法测定不同饲喂水平条件下混合草原牧草消化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限饲水平条件下混合牧草干物质(DM)消化率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组的干物质(DM)消化率(P<0.05);限饲组与自由采食组的粗蛋白(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之间的消化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3.不同饲喂水平对草原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整个试验期四个阶段日增重,得出限饲组草原肉牛体重处于掉膘状态,且0-15天与15-30、30-45天的平均体重掉膘重量差异显著(P<0.05),自由采食组一直处于增重状态,且四个阶段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
其他文献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热议,特别是针对如何解决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成为了各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个人所得税改革是助力全面二孩政策顺利推行的奠基石,我国
中国对美国的制造业产品出口状况是由中美之间的双边国际分工格局所决定的。为分析中国对美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给美国制造业企业创新活动所产生的影响,首先通过现有国际分工理
随着农户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下降,农村抛荒愈演愈烈。为了合理地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有必要找到引发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对症下药有效治理。该研究以福建省霞浦县崇儒乡为例,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