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具有节能、环保、高亮度、小巧等诸多优点的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s)被誉为第四代清洁照明光源。在众多合成WLEDs的方法中,荧光粉转换WLEDs(pc-WLEDs)由于其制作方法简单、发光颜色可调、可精细调控等优点,成为了制备WLEDs的一种主流方法。目前pc-WLEDs的主要实现方法是近紫外芯片组合红绿蓝三基色荧光粉或蓝光芯片组合黄红荧光粉,其性能主要取决于所选择的荧光粉的发光性能,因此发光可调的、在近紫外或蓝光区有强吸收的、具有良好性能的荧光粉的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开展研究,一是选择Ca3(SiO3)3作为基质,研究激活离子Ce3+在基质中不同格位的占位调控与其发光性能的关系,二是分别选择La2Si2O7和Sr3Y2(BO3)4为基质,通过共掺的激活剂离子间的能量传递实现光谱调控。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选择了晶体结构具有高连接性的Ca3(SiO3)3为基质,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Ca3(SiO3)3:Ce3+,Na+荧光粉。在330 nm和360 nm的紫外光激发下,分别可以得到主峰位于380 nm和400 nm的发射带,经过分析发现,基质中存在四种不同的Ce3+发光中心。其中,最优组成Ca2.82(SiO3)3:0.18Ce3+具有良好的量子效率,330 nm和360 nm激发下的量子效率分别可达90.1%和79.5%,且在150°C时发光强度仍有室温时的65%,展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能。2.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La2Si2O7:Ce3+,Tb3+,Eu3+荧光粉。在紫外激发下,通过Ce3+→Tb3+→Eu3+的能量传递,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从绿色经黄色调到橙红色。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荧光粉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La1.13Si2O7:0.05Ce3+,0.8Tb3+,0.02Eu3+荧光粉的发光强度在150°C时仍可保持室温时强度的80%。此外,荧光粉还表现出了较高的量子效率,单掺Ce3+时为71.04%,Ce3+/Tb3+双掺时可达95.60%,La1.93-y.93-y Si2O7:0.05Ce3+,yTb3+,0.02Eu3+荧光粉的量子效率也均保持在70%以上。这些结果均表明该荧光粉在荧光转换白光LED方面存在潜在应用。3.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一系列Sr3Y2(BO3)4:Ce3+,Tb3+,Eu3+荧光粉。通过改变激活剂离子的含量,利用Ce3+→Tb3+→Eu3+的能量传递可得到发光颜色可调的一系列荧光粉。在360 nm的激发下荧光粉的发光颜色可从蓝色经绿色到红色。此外,荧光粉还展现了良好的热稳定性,150°C时强度仍可保持室温时的80%以上,量子效率最高可达86.44%。这些结果表明Sr3Y2(BO3)4:Ce3+,Tb3+,Eu3+荧光粉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单一基质颜色可调的荧光粉,有望应用于WLEDs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