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资产证券化的一种,是以知识产权未来许可使用费收益为支撑来发行知识产权支持证券进行融资的一种金融活动。它最早出现在智力创新和金融创新都非常活跃的美国,在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发展再到逐渐成熟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资本市场开始逐渐承认知识产权的经济价值的过程。能够使用知识产权进行表外融资的知识产权证券化制度,对于存在知识产权产业化应用融资困难问题的中国,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目前学术界和金融界对于在中国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活动的呼声颇高。但是如果想要将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移植到中国,首先要做的是对其生存环境进行考察,只有对其在美国的发展历程、运作原理、法律监管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之后,才能准确判断这种制度在中国土壤上存活的可能性。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概述,其中首先阐明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及其上位概念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和运作原理,然后梳理了知识产权证券化在美国的发展历程。第二章是本文的主体,以知识产权证券化中对证券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为主线,结合美国的成文法和司法判例,分析了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证券发行主体SPV的构建、证券化客体知识产权资产的转让和担保权益登记中存在的法律问题。第三章是在第二章对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过程中核心法律问题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知识产权法、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中的相关规定,对中国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法制环境进行了评述,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建议。没有对一国特定法律制度的深入研究,就没有比较法。虽然中国目前尚无知识产权证券化的实践,也没有针对知识产权证券化的专门立法,但是本文通过系统研究美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运作原理、发展历程和交易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及解决方式,考察其在美国的生存环境,对判断目前中国是否已经具备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活动的法制环境,以及如何促成这种环境的形成,均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