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区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评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尤其是综合开发工程环境效益价值的评估,至今尚未形成规范的评价模式。本文以北京市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为例,在分析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功能的基础上,建立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用灰色系统理论、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对平谷区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重点以效用价值论为理论依据,用等效替代法、机会成本法和重置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环境经济学方法,对平谷区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生态环境效益价值进行了评估;采用静态和动态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投资经济效果分析;最后从社会发展能力、经济发展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3个方面进行了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对平谷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影响评价。 结果表明:①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实施6年来,共投入资金3.72亿元,工程效益的总价值为17.94亿元,其中,实物产出总价值为2.94亿元,生态环境效益总价值为15亿元。生态环境效益价值中,拦蓄保护水资源价值42222.2万元,占总价值的28%;保护改良土地资源价值4060.3万元,占总价值的3%;固碳制氧价值25442.9万元,占总价值的17%;净化环境价值39546.4万元,占总价值的26%;生态旅游价值38321.2万元,占总价值的26%。②按照工程寿命20年(1997~2016年),贴现率6%计,工程期内各年效益价值折算到2002年末(折算基准点),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效益价值的现值总额为79.2亿元,其中实物产出价值的现值为13.5亿元,生态环境效益价值的现值为65.7亿元。生态环境效益价值现值是实物产出价值现值的4.9倍。考虑工程的投入,采用静态和动态费用效益分析法进行了工程投资经济效果分析。动态费用效益分析结果:净现值83287.0万元;年均净现值4164.3万元;效益费用比为2.8倍;投资回收期为4.8年;经济内部收益率为26%。③综合分析,水利富民综合开发工程使平谷区可持续发展特征值从1996的0.569提高到2002年的0.631,使平谷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