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7月4日,由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联合组成的“中国土司遗产”成功申报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海龙屯申遗成功,贵州省实现了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为遵义旅游增添另一张世界级名片。随着2018年以来贵州省陆续启动的“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等30项重点工程,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见物见人见生活”的要求,既要保护好,又要活起来。海龙屯的旅游发展是发挥土司文化遗产价值并促进其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方式,同时对促进遵义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意义重大。因此,对海龙屯保护与旅游发展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演绎法、田野调查法、数理实证法等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相关研究文献及理论,并对海龙屯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其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以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界定了海龙屯土司文化遗产地的利益相关者,并将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蛰伏利益相关者、边缘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为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对四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调查问卷进行因子分析,得出核心利益相关者不同利益诉求表,其中当地政府第一诉求是遗产保护诉求,在5度量表中因子均值为3.91。旅游企业和当地居民的第一诉求是经济利益诉求,因子均值分别为3.95、4.77。旅游者的第一诉求是体验诉求,因子均值为4.62。通过利益诉求表识别出核心利益相关者共性和差异性诉求,共性诉求有经济利益诉求、遗产保护诉求及环境效益诉求,差异性诉求有沟通交流诉求及社会效益诉求。再次,在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固有权力基础上,结合调查结果绘制海龙屯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矩阵图谱。其中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权力大利益需求高属于关键利益相关者,两者对权力小但利益需求高的当地居民应保持信息沟通维持联系,对权力大但利益需求低的旅游者应尽量使其保持满意。最后,以可持续旅游理论为指导,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利益均衡兼顾下的发展原则,并构建海龙屯“合作共赢”下的文旅创新区模式。该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在保护土司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促进土司遗产的活化利用,同时构建机制引导多方参与以协调兼顾海龙屯各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并整合周边旅游资源带动海龙屯5A景区的创建,以实现海龙屯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对该模式提出具体的落地举措、实施路径及保障条件。其中举措包含四个方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保护形式;挖掘土司文化内涵,创新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业要素,创新旅游产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多方共建共享;整合周边旅游资源,“红、绿、白”共发展。实施路径包含四个方面: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发展;谋划全局发展,明确各方责任;挖掘核心资源,推动文旅创新;深化合作力度,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