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纤维素接枝含氟单体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Q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蔗渣浆纤维素酸水解得到的纳米纤维素(NCC)为接枝骨架,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为单体,通过乳液接枝聚合的方法合成纳米纤维素接枝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并对其乳液性能及应用性能进行研究。其具体研究内容及其结果如下:  通过单因素分析,研究乳化剂、引发剂、含氟单体与NCC的质量比及反应时间对于乳液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当乳化剂配比为SDS:OP-10:S200=1:2:0.5,乳化剂用量4.5%,引发剂K2S2O8用量4%,单体与 NCC质量比5:1,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4h时,接枝共聚物乳液的NCC接枝率、单体接枝效率、单体转化率分别为125.2%、27.7%、90.1%。通过顶空气相色谱法实时测试样品中残余单体的浓度,研究NCC浓度对于反应速率的影响,发现NCC浓度从0g/L变为4.88g/L,反应速率从0.0040 mol-1?s-1变为0.0059 mol-1?s-1。  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热重分析(TGA)、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及场发射透射电镜(FETEM)等测试手段,表征NCC反应前后的化学结构及微观外貌形态变化。由 FTIR表征可知,接枝改性后的NCC结构出现了C=O、-CF、-CF2和-CF3含氟单体聚合物特有的伸缩振动特征峰;通过XRD分析发现,NCC与原纤维相比,结晶度升高,NCC接枝甲基丙烯酸六氟丁酯后,结晶度下降;通过TGA可知,NCC较蔗渣浆纤维素的热稳定性降低,接枝反应使NCC热稳定性略有上升,接枝后的NCC出现了接枝共聚物的热分解阶段;通过FESEM及FETEM分析发现接枝改性后的NCC微观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如上表征可以证明NCC与含氟单体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对于制备的NCC接枝共聚乳液进行乳液固含量、乳液粒径分布、乳液稳定性、乳液成膜性能等的测定。粒径分布分析及Zeta电位分析表明,经过改性后的NCC的分散性得到改善,且接枝共聚乳液的稳定性得到提高。通过FESEM观察乳液风干成膜后的结构,发现其成膜致密,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成膜性。通过涂布应用实验表明,通过含氟单体接枝乳液直接涂布的方法,纸张的防水性能及抗张指数都有所提升,通过与阳离子淀粉复配进行涂布的方法,纸张的抗张指数上升,但是其防水效果不佳。
其他文献
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先进制造理念推陈出新,产品的微型化成为工业制造的一个趋势。具有微孔特征的微器件在电子信息、生物医疗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应用广泛,与之相关的微孔制造
并联机构有着结构简单、承载能力高、易于控制等优点,是国内外等新技术新研究方向的组成部分。近些年来,对于研究少自由度的并联机构比例越来越重,因为它在工业等领域应用意义及
为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加大对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本文研究了南宁市2009-2011年蔬菜农药残留情况,抽样依据农业行业标准 NY/T762-2004的相关技术要求执行,并按照农业行业
疲劳失效是车辆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疲劳仿真可以快速有效的进行失效风险评估,节约大量的试验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仿真中准确有效的疲劳载荷输入是影响疲劳仿真结果的关
可变几何涡轮增压器能够解决传统增压器的稳定工况范围窄、低速扭矩不足、瞬态响应性差等严重问题。为了使得增压器能够与发动机的配合到达最佳状态,发展了可变几何技术。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