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以来,中国出版行业转企改制的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出版社深刻的意识到高库存给出版社带来诸多经营隐患,阻碍了可持续发展。本论文的目的在于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运用项目质量管理的有关理论指导工作实践,解决中国纺织出版社图书库存居高不下、图书库存的增长过快、不良库存所占比例过大的问题。中国图书出版行业一直受到政府的保护,属于市场开发较晚的行业,到上世纪90年代初还处于计划经济模式。图书是按计划生产、销售,库存被作为资产,不存在销售不出去的问题,因此一般不考虑库存控制。随着出版业的发展,图书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读者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而与此同时出版社的生产经营方式并没有跟上市场转变的脚步,致使整个书业的库存量越来越高。库存的增长占有了大量资金,库存的失控为出版社的经营带来危险隐患。在这样的前提下,本人认为将中国出版社图书库存进行细分,从出版社实际情况出发,逐一提出解决方案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第1章首先,介绍了中国出版行业图书库存居高不下的成因;其次,展示了中国纺织出版社图书库存的现状,发现中国纺织出版社的库存率、库存销售比都与行业内一般值相差很远,且很不乐观;再次,结合中国纺织出版社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库存偏高的成因;最后对成因进行总结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现有不良库存的报废不够;对不良库存产生的预防不够;选题策划、重印图书、再版图书流程的管理不够。第2章的内容是利用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导致中国纺织出版社库存偏高的问题。根据第一章总结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优化方案:1.降低现有不良图书库存的优化方法方案针对中国纺织出版社库房的不良图书库存进行分析和优化,主要内容是不良图书报废。目的在于清理不良库存,优化库存结构。2.预防图书流通中形成不良库存的方案方案对中国纺织出版社图书库存进行分析,找出库存中可能带来不良库存危机的库存图书,再对这部分库存进行分类管理,设计具体实施方法。目的在于防止现有正常备货库存转变为不良库存。3.准确控制规划图书库存的标准化流程设计方案分为选题策划流程、图书重印流程与图书再版流程三个方面。目的在于从图书出版的源头控制不良库存的产生。第3章是结合三个优化方案实施后的效果进行分析,包括已既成事实的实施效果和未知的需要预测的效果分析。现有库存量经过报废直接变小,展示了优化效果。预防图书流通中形成不良库存方案的实施过程严谨,图书库存表现出良好动向。准确控制规划图书库存的标准化流程设计对图书出版源头加强管理,减少不被市场需求的图书的出版机会。第4章是对出版社进一步降低图书库存的思考和展望。首先本章以化学工业出版社、大连理工出版社、中信出版社控制图书库存的方法为案例,并进行总结分析,希望从中学习到一些东西。然后本章对全国图书库存控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书业的持续发展要转变增长方式,从粗放地扩大品种、扩大规模向提高效率、效益转变:在坚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特别要重视出版单位盈利能力的考核,从而提高全行业的经营水平;不断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提升员工的素质;正在向企业转变的出版社都要在精细化的管理上下大力气,不要盲目地高喊综合出版,不切实际地追求扩大规模,而要脚踏实地立足于每一本书的策划到位。出版行业不能靠解决库存问题来寻求发展,而是要从根源改变不良因素,做到真正的健康发展,那么库存问题也会顺其自然的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