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中基于RFID信息隐私预测模型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ONALDO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虽然物联网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但是随着之而来的安全和隐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人们对于这些问题的担忧会阻碍其快速发展。物联网中的个人隐私问题是计算机领域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RFID系统作为物联网架构重要环节之一,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了宝贵的RFID隐私保护技术,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一些瑕疵。这些方法都会潜在地假设RFID标签中的数据会直接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但是当用户携带多个RFID标签,并且这些RFID标签信息不直接与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相关,这时用户常常没有察觉到这些RFID标签信息之间隐藏的隐私问题,因而没有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本文针对这些隐藏在RFID标签信息背后的隐私信息,提出了物联网中基于RFID信息的隐私预测模型。该模型是以用户所携带的物品中RFID信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预测模型给用户一个个人隐私问题的参考意见。首先,本文概述了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指明了个人隐私问题在物联网研究领域的特殊性,特别是RFID系统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的重要性。并简要地介绍了保护RFID标签隐私的主流方法,概要地分析了RFID系统和在物联网中个人信息的特点。然后,通过对研究环境和研究对象的分析,结合预测模型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以关联规则方法来建立基于RFID信息的隐私预测模型。模型中事例库和规则库是模型推理的事实依据,并且规则库是对事例库中的事例使用I-Apriori算法提取相应的规则建立起来的。模型使用了基于RBR和CBR的混合推理机制来控制推理流程,并使用基于个人隐私相关性的特征提取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这样减少了模型处理的数据,提高了预测的准确度。最后,分别对本预测模型和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了本文所提出的物联网中基于RFID信息的隐私预测模型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各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信息技术核心支撑的软件系统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其应用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去。时至今日,现在各行各业中的应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计算机、互联网后,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IOT)逐渐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发展。然而,由于物联网的自身的特性,传统意义上的互联网的
相对于传统光学图像,深度图像能直接给出距离,几何特征等信息,并且不受纹理,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飞行时间法三维无扫描传感器通过测量发射信号与反射信号之间的相位差来产生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每天在互联网上传播的信息和知识达到以往数倍。同时,现实领域中也产生了海量的双语数据,这些数据对于统计机器翻译研究无疑是一
遥感具有快速获取全球以及大区域空间信息的独特优势,而且空间信息资源的掌控权是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发展遥感对地观测系统与占领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
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很多领域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到对不确定因素的处理。目前已有许多处理不确定性的数学工具,如粗糙集、模糊集和概率论。其中,Pawlak粗糙集作为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内容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比如教育、医学以及娱乐等,这就不得不涉及到数据内容版权管理的问题。在基于内容的数字版权检索系统中,由于数字多媒体
关键词查询的理论和技术在信息检索和Web搜索引擎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传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仅支持模式匹配,不支持自由形态的关键词查询。鉴于此,近年来关系数据库上
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桥梁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桥梁投资巨大、使用期漫长,因此其使用的安全性极为重要。为了实时了解桥梁结构在各阶段的运行状态,许多桥梁在建设时就安装了
电能作为当今社会最重要、最方便的能源,它支撑着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发展。如今,电力部门将提供良好的电能质量作为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任务,其中对谐波的管理、检测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