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通络方预防性治疗急性EAE大鼠的疗效研究及机制探讨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s1990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急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大鼠模型,观察补肾通络方预防性治疗对急性EAE大鼠的影响,探讨补肾通络方预防性治疗急性EAE大鼠的部分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用豚鼠脊髓匀浆-完全福氏佐剂(GPSCH-CFA),主动免疫Wistar大鼠,7天后用豚鼠脊髓匀浆-不完全福氏佐剂(GPSCH-IFA)再次免疫建立EAE模型。应用不同剂量的补肾通络方预防性治疗,观察其发病情况,在发病急性期和恢复期处死动物,HE染色和髓鞘染色观察病理和髓鞘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8+T细胞的数量。 结果:(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发病率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低(P<0.05);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平均起病天数较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明显延迟(P<0.01);中药高剂量组大鼠的体重比明显高于模型组、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P<0.01)。 (2)中药高、中剂量组大鼠脑和脊髓内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和脱髓鞘改变与模型组及中药低剂量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中药高剂量组比中药中剂量组病变减轻程度更为明显。 (3)中药高剂量组与模型组、中药中剂量及中药低剂量组比较,CD4+T细胞在急性期显著下降(P<0.05),在缓解期显著下降(P<0.01);CD8+T细胞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显著升高(P<0.01);CD4+/CD8+比值在急性期和缓解期均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与中药中剂量组及中药低剂量组之间CD4+T细胞、CD8+T细胞及CD4+/CD8+比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1)补肾通络方可以明显降低EAE大鼠的发病率,推迟起病时间,抑制体重下降,减轻发病时神经功能损伤的程度。 (2)补肾通络方可以减轻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内炎性细胞浸润的程度。 (3)补肾通络方可以增高外周血CD8+T细胞、降低CD4+T细胞及CD4+/CD8+比值,从而纠正免疫紊乱,抑制EAE发病,且这种作用有剂量相关性,结果提示补肾通络方在预防多发性硬化复发方面有一定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该文在总结了国内外化工仿真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丙烯腈装置仿真培训系统的结构、技术原理、设计思想及开发过程、建模方法和部分单元数学模型的建立与求解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该系统在综合运用国内外最先进的化工仿真培训系统的开发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装置的实际情况在开发手段上又有了适当的创新,该系统结构合理、灵活,实现了DCS的逼真模拟,具有通用且较为开放的运行环境,为技术人员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有力保障,该系统对改进
该文以多胺乙基膦酸作为提供含氮有机侧链的有机膦酸原料,TiO和ZrO作为初级载体,将多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包膜于金属氧化物粉末表面,首次制备了14种不同负载率的TiO及4种ZrO表面包膜的多胺乙基膦酸-磷酸氢锆载体(简称ZPP/ TiO及ZPP/ZrO).在多胺乙基膦酸原料的合成过程中该文尝试运用PNMR和CNMR对合成过程进行监测,并根据表征结果对多胺乙基膦酸的制备过程和后处理的操作的合理性进行
学位
在石油工业中,作为提高汽油辛烷值的重要手段,开发研究高活性、高选择性和高稳定性的正构烷烃异构化催化剂对于提高汽油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改善人类生存环境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在常压固定床流动反应器上和573K的反应温度下研究了部分还原态氧化钼(MoO)基催化剂上的正庚烷异构化反应.通过分析N吸附-脱附表征结果,发现623K下H还原MoO所得的MoO催化剂具有中孔性质,其最可几孔径为4.1nm.对Mo
学位
该论文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为"保温剂对农用树脂薄膜改性的研究";第二部分为"药物中间体辅酶Q的合成".第一部分:用傅立叶红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氯乙烯(PVC),聚乙烯醇(PEA)树脂薄膜及在LDPE薄膜中添加普通玻璃粉和白云母粉的红外吸收特性,并对6.8~13.7μm范围的薄膜红外线平均透过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EA因分子结构中引入羟基,对红外线的吸收最好;在LDPE
学位
活化素(activin,ACT)是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超家族成员之一,是由两个β亚单位通过二硫键相连而形成的二聚体可溶性糖蛋白,主要功能是通过活化素(activin,ACT)/抑制素(inhibin,INH)系统,参与下丘脑一垂体一卵巢轴调控来调节哺乳动物生殖细胞的发育与成熟。另外,活化素对体内不同组织细胞如肝脏、肾脏及肌肉等还有着广泛的调节功能。本研究参照GenBank发表的猪活化素β、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DCM)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TGF-β1、Ang Ⅱ及AT1表达的影响,探讨抗纤益心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自主饮用呋喃唑酮水溶液建立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六组,每组15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抗纤益心方大剂量组、抗纤益心方小剂量组、中西药联用组、卡托普利对照组,药物干预8周,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
目的:通过复制大鼠痛经模型,观察痛经安丸对于血液血栓烷B2(TXB2)、前列环素(PGI2)含量高低以及活血化瘀作用对痛经的影响,揭示痛经安丸的镇痛机制,为临床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SD雌性普通级大鼠,60只,将6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痛经模型组、田七痛经胶囊组、痛经安丸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连续皮下注射己烯雌酚10日,第1和10日每只皮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