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占肺癌绝大部分,临床确诊时2/3以上患者已属晚期,目前以放化疗结合中药治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成为该人群的主要治疗模式。既往综合治疗疗效评估多以客观疗效为标准,随着治疗理念的更迭,生存质量的改善越来越引起肿瘤界普遍关注。中医中药在改善NSCLC患者生存质量方面颇有成效,探索有效药物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汤联合化疗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按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住院期间PSO-2分的ⅢB/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其接受的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三组进行回顾性比较研究。方案1治疗组(中药+化疗组)共40例,中药:益气活血汤加减,PO,(d1-21)。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ivd,dl,8+顺铂25mg/m2,ivd,d1-3,21天为1周期;方案2治疗组(单纯化疗组)共30例,接受NP方案化疗:长春瑞滨25mg/m2,ivd,dl,8+顺铂25mg/m2,ivd,d1-3,21天为1周期;方案3治疗组(单纯中药组)共30例,使用益气活血汤加减治疗,21天为1周期。主要对以上三组的疗效、毒性及生活质量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1.方案1治疗组结果
按方案1进行治疗的患者共有40例,共接受了平均治疗周期为3个周期的治疗。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7例,有效率为17.5%:无变化(NC)27例,稳定率为85.0%,进展(PD)6例,占15.0%。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既往治疗情况各因素对于瘤体变化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症状大多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按PS评分,治疗后改善9例(22.5%),稳定26例(65.0%),下降5例(12.5%)。治疗过程中Ⅲ一Ⅳ度白细胞下降4例,Ⅱ度胃肠道反应2例,Ⅰ-Ⅱ度肝功能损害4例,未出现明显脱发、心脏及肾脏毒性,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2.方案2治疗组结果
按方案2治疗的共30例患者,接受了平均治疗周期为3个周期的治疗。无CR病例,PR6例,有效率为20.0%;NC17例,稳定率为76.7%,PD7例,占23.3%。经治疗后临床主要症状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按PS评分,治疗后改善5例(16.7%),稳定14例(46.7%),下降11例(36.7%)。治疗过程中Ⅱ度白细胞下降8例,Ⅲ-Ⅳ度白细胞下降5例,Ⅰ-Ⅱ度肝功能损害4例,Ⅱ度肾功能损害1例,Ⅱ-Ⅲ度脱发2例,未出现明显心脏毒性,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3.方案3治疗组结果
按方案3治疗的共30例。接受了平均治疗周期为2个周期的治疗。无CR病例,PR1例,有效率为3.3%:NC14例,稳定率为50.0%,PD15例,占50.0%。经治疗后症状部分有所减轻。生活质量按PS评分,治疗后改善3例(10%),稳定14例(46.7%),下降13例(43.3%)。未出现明显的与治疗相关的毒副反应。
4.3个方案治疗结果比较
方案1、2、3的有效率分别为17.5%、20.0%、3.3%,病灶稳定率(CR+PR+NC)分别为85.0%、76.7%、50.0%,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方案1与方案2疗效明显优与方案3,但两者之间无差异。方案1、方案2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其白细胞下降发生率分别为27.5%、63.3%,两方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方案1与2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4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毒副反应包括红细胞、血小板下降,脱发、肝肾功能损害及神经毒性等,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治疗后PS评分改善者分别为9例、5例、3例,稳定者分别为26例、14例、14例,下降者分别为5例、11例、13例:三组经统计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方案1明显优于方案2、方案3。
结论:
1.益气活血汤联合NP方案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与单纯化疗相比较,其瘤体变化的有效率、病灶稳定率无明显差异,且明显优于单纯中药治疗组。
2.益气活血汤联合NP方化疗案毒性较单纯化疗组轻微,病人易于耐受,略高于单纯中药组。
3.益气活血汤联合NP方案化疗与单纯化疗组及单纯中药组相比较,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