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北地区岩性油气藏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mit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系统的阐述了针对松辽盆地南部海坨子-大布苏北地区复杂隐蔽性的构造、岩性-构造油气藏预测所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及研究策略。海坨子-大布苏北地区的特点是处于盆地陡坡带和三角洲前缘带部位,具备岩性成藏条件;位于西部水系和西南水系的交汇处,已经有多口井证实具有多个出油层。针对研究区的地质特点,确定了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针对低幅度构造、小断层、薄砂层研究采用的相应的技术手段。解决低幅度问题,使用全三维解释和变速成图技术;解决小断层问题,使用相干体计算和地层倾角检测技术;岩性圈闭的识别,使用地震相与地震属性识别技术;薄互储层的预测,采用波阻抗反演、测井约束反演的多属性特征反演技术。以上这些关键的技术为有利储层的预测和评价提供了保障。研究以高分辨率的地震资料为基础,综合了钻井、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第一手可靠资料。从精细的层位标定入手,借助了先进的可视化软件,开展了全三维构造精细解释、储层岩性解释和预测工作。全三维的可视化解释是这次研究工作技术上的一个亮点。储层反演时,针对声波曲线不能够有效的分辨薄互层砂泥岩的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对比,开创性的提出了使用对砂泥岩敏感的伽玛曲线与声波重构成的特征曲线进行反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本次的研究工作,不但认识了工区西部水系、西南水系的成藏规律,为未来本区勘探确定了钻探目标,积累了物源交汇区地质综合评价方法,也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我国东部低幅度、薄砂层的岩性油气藏评价技术,对我国东部、尤其是松辽盆地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流量呈现复杂性和多样性。研究多变网络行为,特别是针对海量流式数据的分析现已成为一项艰巨工作。所以,为提高和保证现有网络服务质量,构建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