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坎南(James McGill Buchanan Jr.)是公共选择理论、立宪经济学和原则政治学最著名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也是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整个学术生涯中,布坎南一直对政府充满着不信任,对政府的危险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提出了独到的预防对策。虽然布坎南的国家观比较散乱,甚至会前后不一致,但是它们总体上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理论体系。本文对布坎南的理论进行了全面检视,对其国家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概述,并在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评论和实事求是的检验。由于目前国内外对布坎南的国家理论缺乏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本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
首先,本文对布坎南的国家理论的目的与基础进行了探讨。布坎南的整个研究计划是围绕国家的理性重建而进行的,其目的是要构建一种既能预防政府的危险性又能增强其潜力的新的国家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立宪经济学和原则政治学是他构建国家理论的主要理论基础,它们分别代表着布坎南理论范式发展演化的三个连续的阶段,其中“国家”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一直贯穿始终。公共选择是一种非市场决策理论,它是将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政治领域而产生的。立宪经济学是在公共选择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理论范式,它主要研究规则、规则如何运行、以及应当如何选择规则等内容。它的核心思想是立宪民主,目的是对非市场决策行为进行立宪限制。原则政治学是将普遍性原则应用到政治中而形成的理论,布坎南试图用普遍性原则来弥补立宪规则理论的缺陷。
其次,本文对布坎南的国家理论的主体部分进行了研究。布坎南的国家理论主要是由政府失灵理论、立宪民主理论、财政立宪改革理论和道德重建理论等四个部分构成,它们具有内在的比较紧凑的逻辑关系。根据公共选择的分析,布坎南得出了政府会失灵的结论。为了有效解决政府失灵问题布坎南提出了立宪民主理论。布坎南认为应该重建一套经济和政治活动的宪法来对政府施加有效的约束。立宪民主其实是一种在宪法约束下的有限民主,它在布坎南国家理论中居于核心地位。他的财政改革理论分析了财政领域中的失灵现象,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财政立宪改革对策。其中,布坎南把竞争性的联邦制作为制衡政府权力的有效手段。不过,单靠立宪民主和制度重建还难以阻挡败德行为的发生,为了恢复遭到侵蚀的社会资本,布坎南最后建议把制度改革和道德重建结合起来。布坎南的道德重建理论的主要目的是想恢复道德规范对社会秩序的辅助作用。
再次,本文对布坎南的国家理论进行了评论。布坎南对经济学和政治学进行了整合研究,为国家理论的研究打开了一个新视角。布坎南的理论复兴了斯密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传统,也促进了政治哲学、新制度经济学和新公共管理等学科的发展。不过,布坎南的理论及其方法论都存在着诸多的缺陷。这也导致他的研究重点不断的转移,从开始的公共选择转到了稍后的立宪经济学,最后又转到了原则政治学。相应地,其立宪规则理论也经历了从一致同意规则、超多数规则、多数规则到普遍性原则的流变。这表明布坎南正努力对其理论进行修正,但是他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成功,他的理论仍旧充满争议与不足。
最后,本文探讨了布坎南的国家理论的现实意义并对其进行了实践检验。布坎南的国家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当代西方乃至全球的政府改革和制度变迁实践。他的公共选择、立宪民主、道德重建以及公平正义理论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不过,布坎南的国家理论实质上是一种新自由主义思想,目的是为私有制和资本主义辩护。布坎南提倡一定限度内的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对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则有某种程度的误导作用。因此,我们在借鉴其理论的同时还必须对其局限性保持警惕。